元朝的中央学校
元代除仿宋在国子监下设国子学,但较宋又有发展,还建立了以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以国子学命名的有三种。一是国子学。创立于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学生不分种族,学生初限80名,后增至400名,还附陪堂生,即试读生20名。入学者限宿卫大臣子孙,卫士世家子弟及七品以上朝官子孙。随朝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推荐平民中的俊秀生充当陪听生。归国子监管辖,设博士、助教、正录、司乐、典籍、管勾、典给等人员,分管教务及杂务。教材逐渐固定,先学《孝经》、 《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然后学《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在延祐期间,将宋朝的三舍法,分为上、中、下六斋,每等各二斋。上两斋左叫“明习”,右叫“日新”,讲《易》、《诗》、《春秋》、《书》;中两斋左叫“据德”、右叫“志道”,主要讲四书;下面两斋,左叫“游艺”,右叫“伊仁”,讲《孝经》、《小学》。每斋的名额没有固定数限,根据考试成绩和遵守学规的表现而依次升斋。一般的情况是,汉人多入上两斋,蒙古人、色目人进入中两斋。二是蒙古国子学。创立于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隶属于蒙古国子监,学生名额原未做规定,到仁宗时限额为150名。其中汉人60名,蒙古人70名,色目人20人,入学资格限蒙汉百官子弟。教官设博士、教授、助教、学正、学录、典书、典诏等。教材为蒙古译写的《通鉴节要》,兼习数学,教师讲课一律用蒙文。三是回回国子学。创于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学生名额限50名,收公卿及富民子弟,教授波斯文,主要是为官署培养翻译人员,以适应元朝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