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卖制

2024-01-03 可可诗词网-古代制度 https://www.kekeshici.com

        即认为盐业为大宗买卖,不宜由商人擅自赚钱赢利,从中盘剥百姓,而不能为政府增加收入,故应收归国有,由国家经营,既可免去商人从中盘剥,又可减轻百姓负担,而且能增加国库收入。这种专卖制又可分为五种:①部分专卖,又称狭义专卖。此为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所实行的专卖制。其制盐法,分官制和民制。在制盐条件较好又便于管理的滩涂场所,则归百姓经营;在滩场散漫制盐条件较差的地方,则归官府经营。以百姓制盐为主,官府制盐为辅。凡是百姓生产的盐,统由政府收购,官运官销,所以叫做“部分专卖”。春秋时从齐桓公到齐景公,共180余年,一直实行部分专卖(详见后《管子的官运官销》)。②全部专卖,即广义专卖。自煮盐、运输、销售三项均由政府经营,并不经过商贩之手,所以称“全部专卖”。西汉武帝即位不久,采纳东郭咸阳(大盐商出身)和孔仅的建议,实行盐铁国营,并任命他们为大农丞,专管盐铁之事。到元狩四年(前119年),又采纳御史大夫张汤建议,采取产、运、销全部由国家经营的办法,将天下盐利收归官府,元封元年(前110年)桑弘羊任大司农,又在专卖制度下采取有计划的调运、平抑价格的“平准法”,一直到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实行全部专卖达125年。王莽当政时,仍实行专卖,只在制盐上,在官产之外,允许民间制盐,但要征税,形成一种征税、专卖混合之制度。东汉章帝时,因军费增加,用度不足,曾一度仿武帝旧制,实行全部专卖。此后之三国到西晋,都偏重专卖制度。北朝之东魏、南齐,在沧、瀛、幽、青四州亦实行全部专卖(详见后《桑弘羊与<盐铁论>》)。③就场专卖,也称间接专卖。由百姓生产,政府统一收购,再转卖给盐商,由盐商运输销售。此法既不夺盐民之业,也不夺商贩之利,可谓专卖制中之最佳者。这就是著名的唐代理财家刘晏盐法,从宝应到大历末,实行了20年。④官商并卖,亦可称混合专卖。将销盐的区域,划分为二,一归官运官销,一归商运商销,各有销售地盘,不相侵越,在五代、宋初及辽、金、元各代即实行此制。在五代后唐时,采用唐代长庆二年(822年)户部侍郎判度支张平叔提出,为韩愈、韦处厚极力反对而未实行的官商并卖法。即在州、府、县、镇各置榷盐场院,由官府自卖,乡村僻远处则准许商运商销。因考虑到老百姓买盐,不可能都与官府直接交易,官销有时会不通畅,于是按户配盐,以保证盐的销售额。即对州、府、县、镇的百姓,按人口分配盐,称作“屋税盐”。也就是按交纳房屋税的数额而配给盐的数量并且征收盐税钱。对乡村百姓,在育蚕时期,先不交钱,即把盐按人口分发到农村各户,到卖蚕丝时,依照夏税时限交纳盐钱,叫做“蚕盐”。再一种就是凭户籍,按人口配给盐,每年都按人头份卖出,只准供食用,不得转售,叫做“食盐”。卖盐的名目很多,盐价却不断升高,强迫购买,老百姓深以为苦,极为不满。针对这一情况,后晋天福(936~944年)中,曾一度企图通过除蚕盐外,运用核减盐价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各个道、州、郡按人户配给的数量,征收食盐钱,其具体做法是,根据贫富的情况,自200文至1000文分为五等。废除官卖, 一律改为由商人销售,百姓可将所配给的盐,自由买卖,盐商和百姓都认为十分方便,很受欢迎。但为时不久,却又在关津要道,对食盐的运销征收过路盐税钱,对城镇店铺,征收住税钱。这样,盐价中本已包含了的盐税,此时又收过税钱、住税钱,造成盐税重复征收。开运(944~946年)初,再度废除商人销售食盐,可在市场自由买卖的政策,改为官运官销。后汉继续实行这一政策,百姓受剥削十分严重。到了后周,在显德(954~960年)年间,改为在城镇实行官卖,在乡村允许商人卖盐。对接近辽国边境的漳河以北地区,鉴于辽盐价低,难于禁止百姓购买辽盐,于是就将配征人户的食盐钱,均摊在田赋之内,叫做“两税盐钱”,这也可说是后代征地亩人丁税的开端。宋初盐制,承袭后周,统一全国后,明确规定食盐的销售,官卖通商二法并行,各州郡可采取适用于自己的办法进行。如京东、淮南、两浙、广东等处实行官卖,即由政府运销,但不再有城乡之别;京西、陕西、河北等处皆通商,即由商人运销;福建上四州(建、剑、汀、邵)实行官卖,而下四州(福、泉、漳、化)实行通商,绅商士民只要交税就可售盐,时称产盐法;四川井盐,可以自由贩卖,但不能出川峡。官卖的具体做法是:将盐户所生产之盐,全部由政府收购,再由政府发往各路销售,由官运盐称之为“官般”。其具体做法是,派遣乡户里民负担运盐的差役,指定里正一人负责,称为“贴头”。水运派差伐木造船,陆运派差造车,车户、船夫也要服役,这类差役十分劳苦,负担极重。后来又按财产的多少来确定劳役的轻重,但负担最重的仍是贫苦人民,他们不只是因服役而破产,还负有还不清的债务。为了逃避劳役和债务,纷纷逃亡,啸聚山林,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既受差役之苦,而官盐又价高于私盐,因此通商之法较为社会所接受。通商的具体做法是:通商者按照政府要求交纳刍粟给边境诸郡,或是将锦帛金钱及粟交于京师,称为“入中”。这种做法,始于雍熙(984~987年)间,当时规定凡是商人入中后,按道路远近,折合市价,发给他们票券,这票券叫做“交引”。从此有了“引”字这个专用名词。由商人拿着这种引券,在京城可以按照票面的价值领取现款,也可以转换成公文到江淮或解池,领盐贩卖,这种做法称为“折中”。端拱二年(989年),又在京师设置折中仓,供商人运粮到京师,换取江淮食盐。于是在京师出现了专以买卖交引为业的交引铺,这些商人故意抬高粮价,压低盐价,用低价买券取盐,从中获厚利,这也是折中的一个弊端。明朝的“开中法”,清朝的“票引”仍源于“折中”,而无大变化。⑤商专卖,也称“二重专卖”,即政府将收购运销之权,授予专商,而从中征税,这种制度始于明末,行于清代。凡是各省沿海及有池、井产盐的地区,百姓均可开辟制盐场地,由商人收购运销,根据盐的产量及运销之远近,由政府分配盐引数额,由商人向政府购买额引(即俗说窝数),按额引所规定的数量运销,每年要按时交盐税。如果未完成规定的数量,又未交足盐税者,就吊销该商引窝,并追赔该商户所欠盐税,如果无力办理运销的,也要吊销引窝,均再招新的商人顶补。并且明确规定盐引不得转租给他人。在明天启(1621~1627年)间,加征辽饷,崇祯(1628~1644年)时又加征剿饷、练饷,而盐引之价日增,守法纳税之盐商所赚无几,于是私盐泛滥,盐制难以实行。清代顺治(1644~1661年)、康熙(1662~1722年)间,前后有三藩之乱,因战乱而户口减少,额引难销,为资助军需,于是增税增发盐引,在一些地方,运销二引之盐,而缴纳三引之税,实为重复征税。更有盐务官吏,巧立名目,私自勒索,常此下去,积弊成例。可见,在顺治、康熙时,盐务之弊已开其端。雍正元年(1723年),曾进行改革,对查出的滥收的捐税充作公用,依然令商人随引缴纳税款,而盐官滥收的捐税归公之外,又私自勒索,盐商负担并未减轻,结果不是拖欠引税,就是高抬盐价,国家与百姓均受其累。雍正二年(1724年)后,根据各地情况有所变通,如广西改为官运官销,福建实行官卖和就场征税、百姓可自由运销两种。广东、甘肃开始并无全面计划,大多数仍以引商为主,对芦、淮、河东、山东、浙江各盐区,无所更改,仅将滞岸引盐,转岸通融代销,暂时调剂罢了。乾隆(1736~1795年)朝,开销奢费,每逢大量军需、大庆典、大工程,多由淮、芦、山东、浙江各盐区盐商捐资,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据统计,在乾隆、嘉庆(1796~1820年)时,各区盐商仅为军需捐资达3000万之多。加上南巡数次,物资供应,差费来源,也多为商贾捐给。国家因盐商肯于报效,除奖给官职官衔外,还给予优惠条件,开始时准许盐商在卖盐时“加价”,即提高盐价。后来又准许在运输出售时“加耗”,即允许盐商借口加耗,捆载大包,增加每引盐的重量,而盐税并不多拿。盐价提高了,百姓白白增加负担。“加耗”的结果,又直接破坏了盐法。那时候,盐商负担也在加重,当资金周转不足时,内府就借给盐商数百万,但要付利息。盐商要交税,还要付利息,而对皇帝的报效,有增无减,盐商欠债愈来愈多,各省盐务都出现了难以维持的态势。人们认为,清朝盐法之所以遭到破坏,“报效”为其主要原因。嘉庆、道光(1821~1850年)时,军需报效,河工经费,又两次加征,商贾更是感到困难。为了改变这种困境,各地进行了相应的变通。如陕西、甘肃盐税改归地丁税,云南实行就场征税,河东仍改回招商,山东商运之外,辅以官运。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淮推行的废引改票法,其目的在取消引窝。其具体做法是,在盐场适中地点设局收税,无论官绅商民,只要照章纳税,均可领票运盐,在销界以内,随意贩卖,这就革除了专商专岸之弊,因票税在场内交纳,实行就场征税。由于票法简易,浙、粤、芦、璐各区都推行起来。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有限制的自由贸易。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