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

2020-08-27 可可诗词网-中学历史 https://www.kekeshici.com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为避难逃到鲁国。年少时“贫且贱”,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萇弘,学琴于师襄。中年始授徒讲学,50岁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参与国政。后来,历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终不见用。晚年,返鲁致力教育,修订古籍。其弟子相传先后有3 000人,贤者72人。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政治思想上,重视“礼”,强调“仁”,主张“克己复礼”,即遵守周朝传统的贵族等级制度。提出“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守名份,不得逾越。提倡以“仁”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克己复礼为仁”,实际上是以达到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为目的。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的命题。首创私人办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将教育科目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设置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鄙视“学稼”、“学圃”。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基础上,他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他与弟子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