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庙
泰伯乃黄帝后裔。黄帝传至二十五世古公父,古公父生三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太伯见季历之子姬昌(即周文王)十分贤良智慧,为将王位让给姬昌,他便与弟仲雍由陕西吴山(今陕西陇县)迁至江南梅里(今无锡梅村镇),艰苦奋斗,开创基业,建立勾吴国。太伯到江南后,改姓吴名泰伯,是吴国始祖,江南文明的开拓者。
泰伯庙位于今无锡鸿声乡鸿山南麓梅村镇的伯渎河畔,又名至德祠、让王庙。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敕令吴郡太守在泰伯故宅立庙。现存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有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房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泰伯大殿,面阔五间,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尊塑像。
1987年,陆定一和赵朴初分别题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匾额。
现存的泰伯墓,前有月牙池,四面叠石,周长67米。池北为墓门,是三门四柱花岗石坊,下立栅门。柱上饰云龙花纹,石坊上刻“至德墓道”四字,中门上有“古皇山”篆刻。石坊柱顶横贯“日”、“月”、“云”版。墓东侧有歇山单檐式墓庐三间。第二进为戟门,即供祭祀用的享堂,为硬山式筒瓦顶,三间四架,两边立八字照墙。享堂设左中右三门。中门堂上悬“三让高踪”匾额,为钱伟长所书。拾级而上,为青石砌的封土墓墩,上端为瓦筒形。墓南嵌碑,刻阴文楷书“泰伯墓”三字。
泰伯庙位于今无锡鸿声乡鸿山南麓梅村镇的伯渎河畔,又名至德祠、让王庙。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敕令吴郡太守在泰伯故宅立庙。现存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有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房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泰伯大殿,面阔五间,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尊塑像。
1987年,陆定一和赵朴初分别题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匾额。
现存的泰伯墓,前有月牙池,四面叠石,周长67米。池北为墓门,是三门四柱花岗石坊,下立栅门。柱上饰云龙花纹,石坊上刻“至德墓道”四字,中门上有“古皇山”篆刻。石坊柱顶横贯“日”、“月”、“云”版。墓东侧有歇山单檐式墓庐三间。第二进为戟门,即供祭祀用的享堂,为硬山式筒瓦顶,三间四架,两边立八字照墙。享堂设左中右三门。中门堂上悬“三让高踪”匾额,为钱伟长所书。拾级而上,为青石砌的封土墓墩,上端为瓦筒形。墓南嵌碑,刻阴文楷书“泰伯墓”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