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杨柳青放风筝图》赏析

2024-08-29 可可诗词网-名画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杨柳青放风筝图

现代·李可染作

纸本设色

纵五七厘米

横四六厘米

敦实憨厚、信步前行的老牛,灵巧稚拙、神情专注的牧童以及那只显然是自己糊制的简朴的风筝,是画面上仅仅几种可以直接看到的景物,其余为大量的空白,给人以空明疏朗的感受。借助于画上的题跋,人们记忆中的景象便浮现上来:宽阔广袤的田野,杨柳轻拂的小河岸边,青草漫漫的山坡……画家想要传达给观众的即是这么一种返璞归真、天人和谐的感受。

围绕这样的创作意图,画家将重点放在意境的缔造上。从构图上来看,将牛和牧童集中置于画面的右下角处,在画面右下方造成了下压之感,又巧妙地通过牧童手中拽着的风筝线和高飞的风筝将力量向画面左上方牵引。相对于左向的牧童、牛和风筝,画家在蕴涵内容较少的右上方空白处题书画名“杨柳青放风筝”,而平添与风筝遥遥相望之致。因此,整个画面的构图犹如“秤”一般的“平衡”(李可染语)。李可染曾长期研究八大山人的作品,所以从此画的布局中可以显见八大“大疏大密”、“似奇反正”的艺术效果。

从造型上看,牧童鼓起的腮帮子、短小的四肢、赤着的小脚丫,以及朴素的衣裤草帽都是典型的农家小男孩的特征,画家又通过他紧拽着风筝线的右手,前俯的上身和伸长的脖颈,及屈紧的双腿,简练而准确地表现出牧童顽皮专注的神情,透露出孩子的质朴与童贞。此外,画面中还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主体——春风,画家通过牧童手中的这根线将风向和风力巧妙地表现了出来。而这些也体现出了画家对生活用心的观察和未泯的童心。

杨柳青放风筝图

从笔墨上看,此图与徐悲鸿、蒋兆和融合中国笔墨和西方素描的中西合璧风格为一路。自20世纪40年代,李可染居住于重庆郊外金刚坡农民家里时,就为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品格所打动,时值抗日战争时期,画家托物言志,希望通过笔下的牛激励民众抗日。自此,牛的品格就一直是李可染为人作画的榜样,也是他在绘画生涯中始终表现的对象,他更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师牛堂”,其中之意不言而喻。这件作品中的牛代表了他60年代画牛的风格特征。画家以浓墨大笔点垛几笔,写出牛硕大沉重的形体,并运用了积墨法,不求形似,旨在发挥出中国传统笔墨的趣味与含蓄沉雄的韵致。李可染具有朴素的民间美术趣味,并重视用笔用墨,这悉得自于齐白石和黄宾虹这两位中国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