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悬崖兰竹图》赏析
悬崖兰竹图
清·郑燮作
纸本墨笔
纵一二七.八厘米
横五七.七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郑燮最喜爱并擅长画竹、兰、石,此图将三者合一,从创作思想到艺术风格均颇具代表性。
据画中自题,此图是赠与饮牛四长兄的,题称“饮牛四长兄,其劲如竹,其清如兰,其坚如石,行辈中无此人也”。故此图将竹兰石合一,显然是比喻和称颂饮牛四长兄的高尚人品。联系郑燮曾云“一兰一竹一石,有香有节有骨”,故爱画之,可见其以画喻人之创作思想的一贯性和鲜明性。然自题又称:“竹无干,兰叶偏,石势仄,恐不足当君子之意。”其实这是自谦之词,他的诸多竹兰石合一画幅,均是竹无干、兰叶偏、石势仄的,而竹之劲、兰之清、石之坚,依然表现得很充分,极具君子之风。他之所以表示歉意,恐怕是饮牛兄“屡索予画,未有应之”,这次“过予寓斋”,无法推托,“因检家中旧幅奉赠”,颇有点应付味道,故表态“他日当作好幅赎过耳”。从中亦可见郑燮为人的坦率和真诚。
悬崖兰竹图
此图的创作年代,据自题当作于乾隆五年(1740)前,约乾隆元年郑燮中进士后回扬州等候补缺的四五年内,是他两度在扬州卖画的生涯,年龄在四十五岁至四十八岁之间。其时,他的艺术已日趋成熟,由于中了进士,卖画景况也与以前大不一样,《申报馆丛书·续集》记述:“既贵复游,则持金帛乞书画者,户外屦恒满。”从此图中即可看到他趋于成熟画风的基本特征。其中的竹,虽不见干枝,只有几丛竹叶,但叶是墨竹中最难画的,郑燮在《再复文弟》信中即指出:“写墨竹惟画叶为最难。”画面的竹叶以浓淡分前后,以粗细分老嫩,而行笔迅疾劲利、实按而虚起的特征是一致的,也成为他日后画竹最基本的特色之一。图中的兰、叶与花相间,叶短而有力,流利中见粗细顿挫;花劲而简逸,随意中见俯仰反正;总体风格秀劲,又传达出山谷野生之兰的茂盛之貌和清香之气,以后遂发展成独具意韵的“郑家香”。至于石,作品画成高耸陡峭的悬崖,虽无奇状,却朴实雄峻,与板桥所常画的《柱石图》具相同气质,平凡中见伟大。画法也相仿,多用侧锋直线勾轮廓,具粗细顿挫之变化,转折处露圭角,更增山石之坚硬和瘦劲;皴法兼取倪瓒之折带皴和南宋之斧劈横皴,简练劲健,以凸现石质之坚;石面几乎不加渲染,仅加数笔横苔点,显得明净无瑕,他曾自谓:“石不点苔,惧其浊吾画气。”故偶作点苔,也数点而已,决不杂乱无章或满幅皆是。这种画石法,在板桥的单一石图中更见明显。
此幅作于郑燮四十余岁的作品,集中反映了他最擅长的竹、兰、石题材的基本艺术特色,同时又带有若干不成熟痕迹,如竹叶起笔较重,兰叶顿挫较多,山石用线较粗,与以后更见爽利、秀逸的用笔有所不同,表明此图属于风格形成时期之作。故此图对于研究郑燮画风的发展变化,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
名画《王羲之观鹅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清明上河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仪卫出行与归来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观音图、猿图、鹤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鹳鱼石斧图》赏析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