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浮岚暖翠图》赏析
浮岚暖翠图
清·王鉴作
纸本设色
纵一二七.八厘米
横五一.七厘米
藏南京博物院
此图是作者晚年临仿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画风的作品。这里的“仿”,不能简单理解为纯机械的临摹照搬,而是作者注重师承渊源,在吸纳前人精华的基础上是有所变通的。
黄公望传世的山水画,构图、山形都很质朴,山头不作奇峭之状,都是描绘江南以石负土的圆峦丘陵,用长笔披麻皴、焦墨点苔。这些画山方法,对王鉴是很有影响的。在《浮岚暖翠图》上,随着观赏者视点的递升,两列纵向分布的山脉都是用长笔披麻皴。皴法采用干笔中锋,有时笔与笔略为交织,以表现山的阴阳凹凸形态,时而又兼以擦笔,显得秀逸明洁,乍看简直像是一幅出色的铅笔素描画的笔触。但这里王鉴却是使用毛笔中锋画的,真不由人要慨叹画家运笔的超逸功力。
在画完树、皴完山之后,画家再对山峦加以淡墨轻烟的渲染,并点上疏密错落的苔点,以概括地表现近处的丛草和远处的丛树。以浓黑凝重的苔点来衬托淡岚轻烟,浮岚暖翠的神态便跃然纸上了。
整幅画,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山间秋天的宁寂气氛,因此通幅设色是极淡雅的,以便极力突出墨韵。为了反衬静寂,画家在左右两列纵向分布的山脉中间,布设了一条淙淙作响的涧流。整幅构图,山头都是单纯的同一类,山脉主要呈纵向向上延伸;树干则取法元人,多取直干,分枝多作下偃式,以加强山脉的纵势走向;由于画家通过左右山峦的高低错落,和少量山势的横向余脉,以及适当的建筑物、山峦平台的穿插,显示纵横变化,因而整个画面并不显得呆板单调。尤其是大体量的山体之间,缀以小块的山石,形成对比的节奏,使全局富有韵律。这一处理方式,系从巨然的“矾头”所化出,后来又演变成为王原祁“小石积成大山”的构图章法。
浮岚暖翠图
对王鉴的这类仿古之作,后人有所批评。但他和其他仿古的著名画家一样,在精心研究继承前人传统技法方面还是有所贡献,同时也应该承认他在摹古的基础上也有所变通,并形成了自己滋润、明洁、整饬的画风。
-
名画《王羲之观鹅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清明上河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仪卫出行与归来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观音图、猿图、鹤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鹳鱼石斧图》赏析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