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杨竹西小像》赏析

2019-05-13 可可诗词网-名画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杨竹西小像

元·王绎作 倪瓒补景

纸本白描

纵二七.五厘米

横八八.五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我国传统人物肖像画的历史很长,在魏晋时期曾经相当兴盛。谢赫提出著名的“六法”就是在人物(肖像)画的基础上产生的。后来由于山水、花鸟等题材日益增加,人物(肖像)画似乎不那么发达了。其实,在民间画工中,人物(肖像)画倒是一直流传着,并且有些民间画作坊还从事着人物(肖像)画作品的买卖。所以,人物(肖像)画的技法是在民间画工的历史实践中成熟的。

人物肖像画法有几种,其中有一种原来作粉本用的白描,只用线条勾出对象。到了北宋神宗时,士大夫画家李公麟也采用白描的形式作人物和鞍马,不过他的白描线条从容舒展,温和凝重,显得文静含蓄。和唐代盛行的那种“满壁风动”的线条不一样,很得文人士大夫的赞赏。从此,白描人物画法也就纳入到“文人画”的领域中。所以有一些文人画家也常常用这种形式进行人物(肖像)画的创作。

此图画的是元代松江(今属上海市)高士杨竹西。表现手法就是白描形式而又略加渲染。本来这种画法是先用淡墨通过极轻细的线条勾出面部五官轮廓,然后再用淡墨沿轮廓线条作局部斡染。斡染的目的是表现面部五官的凹凸结构关系,所以就不是一次斡染能完成,往往要反复多次才能完善地表现出五官结构关系。眉、发、须的处理,是先以淡墨一根根地勾出,然后用淡墨渲染,干后再用重墨或浓墨勾出,再行淡墨渲染,反复多次。为了使毛发蓬松,烘染时还要有区别地对待,一般在发的两端趋深,中间较浅,这样就有密茂乌亮的效果。毛发的用笔干净利落,下笔不藏锋,落笔即出,笔法要尖利活泼,形成毛根出肉的效果。但是这幅画中的杨竹西面部轮廓全以细劲的笔法勾出,淡墨的斡染相当简省,特别是面部皱纹全以淡墨弯曲的线条画出,表现出作者娴熟的用笔。杨竹西目光平视,面带微笑,神情和霭,颇具长者风度。人物的冠、袍都用圆浑而粗细变化不大的线条勾勒,用笔沉稳,只画几根主要衣褶,线条组织也相当精练。

我国传统肖像画是重结构而不考虑“外光”因素,认为肖像画创作要选择“微阴之候”、“向北之屋”进行,就是尽量避免“外光”的干扰,我们在《杨竹西小像》中也是看不到“外光”影响的。此外,我国传统肖像画还不拘泥于对象周围的实景,在人物画好之后,往往再画出他的前后左右的环境,称作“补景”。这种“补景”又都是为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服务的,东晋顾恺之曾把谢幼舆的肖像画在岩石之间,别人问他什么缘故,他说:“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岩壑中。”(《历代名画记》)就是用丘、壑的环境来烘托其人气质。此图中的“补景”是倪云林画的,有款题:“杨竹西高士小像,严陵王绎写,句吴倪瓒补作松石,癸卯二月。”癸卯为至正二十三年(1363)。补景中的松树是长寿的标记,在文人的寓意观念中又是高洁的象征。而石头在寓意中也是坚强厚实之喻。对杨竹西的高士身份非常适合。

杨竹西小像

王绎画像,主张对象在“叫啸谈话真情流露之时,从旁观察,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画像秘诀》)。他反对让人呆坐着画肖像,故画来得神,画出了杨竹西清正谨慎的性格。他采用在白描基础上再加淡墨烘染的画法,在后世也代有所传,清代的禹之鼎、焦秉贞、费丹旭也都用过这种形式创作人物(肖像)画。就是现在的人物画中,也常有运用这种形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