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四清图》赏析
四清图
元·李衎作
纸本水墨
纵三五.六厘米
横三五九.八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李衎为元代画竹名家。他早期画竹师法王庭筠,而王庭筠则取法于米芾。汤垕曾见王庭筠所作《幽竹枯槎图》,评其为“上逼古人,胸次不在元章之下”。可以想见,李衎早期画竹取米芾、王庭筠之格,是偏于文人画的枯木竹石一路。可是后来李衎的画风转变了,他开始对文同的墨竹法感兴趣。文同虽以其人品性情也被后人列为文人画家,但他画竹“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还是较偏于写实的。李衎受文同影响,曾到过云南交趾等地深入竹乡,反复观察竹子的生长规律和各种形状特征,力求所画一枝一节、一梢一叶都精致生动。他著有《竹谱详录》七卷,其《竹态谱》云:“若夫态度,则又非一致,要辨老嫩荣枯、风雨晦明,一一样套,如风有疾慢,雨有乍久,老有年数,嫩有次序。根、干、笋、叶,各有时候。”可见其观察辨别之细致。
四清图
李衎前后期画风的变化,使他的用笔既能逼肖物象而精于工,也能兼抒情性而偏于写。这幅《四清图》以水墨画梧、竹、兰、石,作图时李衎年已六十三岁,但看得出其风格还是偏于他早期的文人画枯木竹石一路,不过笔致更见峭秀洗练。虽然在笔墨的抒写中仍保持了相当的精工谨严,但物态的老嫩荣枯、时序的风雨晦明似已在所不计。图中虽以坡石和梧桐树作为变换景象的轴心,而以兰竹作为穿插照应映带,但彼此呼应联络,气机通畅;其凤尾竹之出枝布叶有取于文同,出笔潇洒快捷,墨色浓淡掩映,尤给画面带来了满纸清韵;其兰花似有取于赵孟坚,用笔婉转妙曼,颇有余音袅袅不尽之概;而那点厾而出的梧叶,因水墨滋润而呈模糊,乃有朦胧婆娑之感。逐一展观此图,其笔情墨韵颇足称赏。
这幅《四清图》长卷流传至明代中期,被分割成为两段。其前段画有慈竹、方竹各一丛,现藏于美国纳尔逊一阿特金斯美术馆;此图系为原长卷的后段,画左有李衎自题:“大德丁未秋九月……息斋道人蓟丘李衎仲宾题。”可知此图作于1307年。卷末有明人周天球所作的题记。这幅画,历经明人项元汴、清人安岐及清内府收藏,安岐并在《墨缘汇观》中予以著录。
-
名画《王羲之观鹅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清明上河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仪卫出行与归来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观音图、猿图、鹤图》赏析
[2019-05-13]
-
名画《鹳鱼石斧图》赏析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