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名言: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句意: 用礼来表达志向, 用乐来配合声音。 出处: 《礼记·乐记》......
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名言: 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句意: 发音是通过人心产生的......
帝曰:“夔,命女典乐, 教胄子。直而温, 宽而栗, 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
名言: 帝曰:“夔,命女典乐, 教胄子。直而温, 宽而栗, 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作词气体要雄浑,而血脉贵贯通。
名言: 作词气体要雄浑,而血脉贵贯通。 句意: 作词要气势风格雄健浑厚, 而体式又要相通。 出处: 清·陈......
意在笔先,神余言外。
名言: 意在笔先,神余言外。 句意: 要动笔写作前先构思好, 写下的文字才会意味深长。 出处: 清·陈廷焯......
力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名言: 力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句意: 为了努力求得一字安妥, 耐得半个晚上的寒冷。 出处: 清·顾文伟......
一代风骚多寄托, 十分沉实见精神。
名言: 一代风骚多寄托, 十分沉实见精神。 句意: 一代大家的诗文中寄托了自己的丰富感情, 十分深沉重实......
腐儒坐井观天,泥古不化,若五岳三江,瞬息间千变万状,岂陈陈相因者得之于笔墨间欤?
名言: 腐儒坐井观天,泥古不化,若五岳三江,瞬息间千变万状,岂陈陈相因者得之于笔墨间欤? 句意: 迂腐的......
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水,未必能文;纵文亦儿女语耳。
名言: 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水,未必能文;纵文亦儿女语耳。 句意: 要多读书, 要多游历, 这......
尽卷乾坤入诗笔。
名言: 尽卷乾坤入诗笔。 句意: 把天地之间的万象事物都融入诗中。 出处: 清·陈大章《登小孤山》......
诗之用,片言可以明百义;诗之体,坐驰可以役万象。
名言: 诗之用,片言可以明百义;诗之体,坐驰可以役万象。 句意: 诗歌的作用, 一句话可以说明众多道理; ......
诗文不外情、事、景,而三者情为本。
名言: 诗文不外情、事、景,而三者情为本。 句意: 诗文离不了情感、事物和景象, 而三者之中情感是根本的......
万事之波澜,文章天然好。
名言: 万事之波澜,文章天然好。 句意: 万事应该曲折才好, 而文章以清新自然为好。 出处: 清·龚自珍《......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深情不自持。
名言: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深情不自持。 句意: 写作平易近人的诗时, 心中充满激情不能控制......
理语不必入诗中,诗境不必出理外。
名言: 理语不必入诗中,诗境不必出理外。 句意: 抽象地谈论道理的话不一定要写入诗中, 诗的意境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