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名言: 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注释: 死在言下: 指拘泥于书本。 句......
积学于已,以待用也。
名言: 积学于已,以待用也。 句意: 努力学习, 积累知识, 等待时机发挥作用。 出处: 宋·程颐《为家君......
书生之智,知议论之正当,而不知事功之为何物。
名言: 书生之智,知议论之正当,而不知事功之为何物。 句意: 书生气十足的人, 只知道空发议论, 而不知......
既无事功,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言尔。
名言: 既无事功,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言尔。 句意: 不在事业上见功效, 那么所学到的道理便是无用的空话。......
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
名言: 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 注释: 穷理: 穷究事物的......
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
名言: 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名言: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
方其知之而行来及之, 则知尚浅; 既亲历其域, 则知之益明, 非前日之意味。
名言: 方其知之而行来及之, 则知尚浅; 既亲历其域, 则知之益明, 非前日之意味。 注释: 既: 已经。历......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名言: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注释: 苟: 如果。 ......
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治乱之迹,这道理方见得固
名言: 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治乱之迹,这道理方见得固 句意: 学习要从......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
名言: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 注释: 经术: 经学, 儒术。经: 治理。 句意: 读书做学问正是为了治理世务的......
今土之所值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
名言: 今土之所值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 注释: 士: 旧指读书人。 句意: 当今读书人应当学习的是对国家......
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名言: 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句意: 书生的议论, 头头是道, 却不实用。 出处: 宋·苏轼《诸葛亮......
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
名言: 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 句意: 读书人有夸夸其谈脱离实际的毛......
以实用为贵,以涉虚为戒。
名言: 以实用为贵,以涉虚为戒。 注释: 涉虚: 空谈, 不实践。 句意: 学问贵在实用, 要力戒空谈。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