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先难”,学者须要先难。此理难知,人知之而我不知,耻也;此事难能, 人能之而我不能,耻也;若惮其
孔子说: “有仁德的人先付出艰苦努力, 而后获得果实。”学者也须要付出艰苦努力。 这方面的道理很难弄明白,......
学者大病,在于师心自用。师心自用,则不能克己,不能听言, 虽使羲皇唐虞以来群圣人之言毕闻于耳, 毕熟于
学者最大的毛病在于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就不能约束自己,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这样即使是伏羲、 尧舜以来众......
自古圣人亦因往哲之言,师友之言,乃能有进,况非圣人?岂有自任私知而能进学者?
自古圣人也要借助前贤先哲的言论和老师朋友的言论来充实自己, 才会有所长进, 何况不是圣人的普通人! 哪里有......
义理无穷, 知到老, 学到老, 无时可以住足。
探究经义、名理的学问无穷无尽,应当领会到老,学习到老,什么时候也不可以停止。......
凡学问切忌间断,便不是学。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奚可哉?
大凡做学问切忌间断而不连贯持恒, 如果那样, 就不是真正地做学问。 如同晒一天, 冻十天, 怎么可以成功呢?......
学者不长进, 只是好己胜。 出一言, 做一事, 便道全是, 岂有此理? 古人惟贵知过则改, 见善则迁。 今各
学者不能提高, 只是自己好胜。 说一句话, 做一件事, 便认为完全正确, 哪有这个道理? 古人最注重知道过失就......
学者先须不可陷溺其心, 又不当以学问夸人。 夸人者, 必为人所攻。
学者首先不可拘泥束缚自己, 也不应当拿自己的学识向别人夸耀。自我夸耀, 必然要遭到别人的指责。......
有志于学者, 都更不论气之美恶, 只看志如何? 匹夫不可夺志也, 惟患学者不能坚勇。
对于立志于学习的人,一概不必计较他们的素质是好还是坏,只看他们的志向是否坚定?普通人的志向也不可改变,何......
人之好强者,以其所知少也,所知多则不自强满。“学然后知不足”, “有若无, 实若虚”, 此颜子之所以进
人之所以逞强好胜, 是因为他的知识贫乏, 如果知识十分广博,他就不会逞强好胜了。“学习之后才感到自己的不......
三日不读, 口生荆棘; 三日不弹, 手生荆棘。
书不常读, 就不流畅; 琴不常弹, 就不熟练。......
为之须恒,不恒则不成。
做事治学等都要有恒心, 没有恒心就不能取得成功。......
以富贵骄人者, 固不美矣; 以学问骄人者, 其害岂小哉?
因富贵而看不起人, 固然不好; 因有学问而看不起人, 所带来的损害难道又小吗?......
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要想稍微取得些成就, 必须做到持之以恒。......
高者不说,说者不高。
本领高强的人不自我炫耀,自我炫耀的人肯定本领不高强。......
日新月异而岁不同,方可言学。常存是心,必有所得。
每天、每月、每年都要有新变化、新进步,持有这种想法,才可谈论治学。 经常保持这种思想, 一定会有所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