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释】
选自《论语·卫灵公》第二十八章。
众:众人,大家。
察:考察,省思。
【赏析】
孔子谈到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时,说道: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意思是:众人讨厌的,一定查清楚原因;众人喜欢的,一定查清楚原因。
孔子主张,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必须亲自考察,弄清原委,大家厌恶的,到底哪一点惹人厌恶;大家喜欢的,到底哪一点令人喜欢,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孔子的主张,是涉及到认识人和事物的方法问题的至理名言。
今日更新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018-11-09]
-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
[2018-11-09]
-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2018-11-09]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018-11-09]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
[2018-11-0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