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知远,以微知著。

2018-10-20 可可诗词网-经典名句 https://www.kekeshici.com

【评析】

古代格言。意思是: 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它的实 质。

以: 用,根据。根据近的可以推知远的。微:微小;著:显著。

该句出自 《荀子·非相》: “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原著与作者简介】

《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该书旨在总结当时 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以及荀况 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全书论说方面极广,张觉在他的 《荀子译注》里说: “纵观荀子 全书,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皆有涉 猎,且多精论,足以为先秦一大思想宝库。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 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 的努力。”

孔子中心思想为 “仁”,孟子中心思想为 “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 “礼”, 重视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规范。荀子的主要观点是 “隆礼重法” “尊贤爱民”。 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子思和孟子为首的 “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 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

荀子和孟子的 “性善”说相反,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充满欲望,若欲望得不 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生来是 “恶” 的,“其善者伪也” (古书 “伪” 与 “为”相通,指通过思虑、抉择而后作出的行动,特别是在经过学习 之后,就叫做伪,也就是礼义),要 “师化之法,礼义之道”,通过 “注错习 俗” “化性起伪”对人的影响,才可以为善。荀子强调后天的学习。

从哲学上说,荀子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在天人关系上,荀子反对天命、 鬼神迷信之说,肯定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主张 “明于天人之分”,认为天有 “天职”,人有 “人分”,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 “应时而使之” 的人定胜天思想。既说明规律 的不可抗御,也强调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主张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荀子继承孔子的地 方,还在于他对于礼和师法的重视,坚持儒家“正名”之说,强调尊卑等级名 分的必要性,主张 “法后王” 即效法文、武、周公之道。又由于主张 “性恶 论”,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荀子成为后来出现的法家的开启者。

另外,荀子在经济上主张 “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提出强本节用、开 源节流和 “省工贾、无夺农时”等主张,为以后历朝历代所遵守,至今仍有借 鉴之处。

在军事上,其核心思想是 “仁义”,主张以德兼人,反对争夺。荀子认为 “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 “在乎善附民”。而要做到这些,就要隆礼贵义,好 士爱民,刑赏并重。此外,还论述了为将之道,如六术,五权等。

《史记》记载李斯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 “帝王之术”,通过李 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 《荀卿论》 中说: “荀卿明王道,述礼 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