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为政的名言名句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周易·系辞下》
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管理下级应采取简便的方 法,治理百姓应采取宽厚的政策,惩罚罪犯不应株连他的后代。)
————《尚书·大禹谟》
上好礼,则民不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 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襁负其子:用 襁包裹着自己的孩子。襁:音qiang,包裹婴儿的布幅。)
————《论语·子路》
评析:上行而下效,为政者应切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力:贡献力量。就列:站到<官员>队 伍里去。)
————《论语·季氏》
评析: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官员行为准则:在职在岗,奉献 力量,如果自己的主张得不到采纳,或翰政昏乱,就应该辞职。谋道 不谋食,绝不尸位素餐,更不为虎作伥。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提拔正直的人, 把他们放在邪曲的人上面给予重用,则百姓就心服口服;如果把邪 恶的人提拔上来,放在正直的人之上,那老百姓是不会服的。)
————《论语·为政》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 不怨天,下不尤人。(陵:欺凌,以势压人。援:攀援,巴结。尤:埋怨。)
————《论语·中庸》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评析:己不正,自私能正人?领导者只有严以律己,才能取信于 民,才能治理好国家。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私无寡,安无 倾。
————《论语·季氏》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以之礼,有耻 且格。(道:同“导”,引导。民免而无耻:免,免罪,避免犯罪。无耻, 不懂得羞耻。格:此处解作“归服”。用法律、行政命令来引导人民, 用刑法来治理百姓,人民只会被动守法,不至犯罪,但他们却不知 道廉耻、是非;用道德来教导人民,用礼仪来感化他们,人民不但懂 得廉耻、是非,而且能从心里归服。)
————《论语·为政》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此处是指反映奴隶 社会礼制、等级观念的“名分”。)
————《论语·子路》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同“拱”,环抱, 环绕。)
————《论语·为政》
评析:民心是国之根本。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 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明明德:实现美好的德政。致其知:广泛 学习,获得知识。明、致均为使动用法。)
————《礼记·大学》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 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
凡治天下,必用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则禁可立而 治道具矣。
————《韩非子·八经》
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
————《韩非子·饰邪》
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 而固,使民知之。
————《韩非子·五蠹》
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谓威淫,社稷将危。
————《韩非子·爱臣》
不忍则罚多宥赦,好与则赏多无功。
————《韩非子·八说》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韩非子·内储说上》
无偷赏,无赦罚。赏偷则功臣堕其业,赦罚则奸臣易为非。
————《韩非子·主道》
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劝功,则公事不犯;亲法,则 奸无所萌。
————《韩非子·心度》
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
————《韩非子·有度》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州部:州县。卒伍:指行 伍。)
————《韩非子·显学》
评析:高级的文臣武将必须从基层有实际经验的人中提拔。
贤能之士进,则私门之请止。(私门之请:即通过私人关系谋求 私利。)
————《韩非子·人主》
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草茅:泛指杂草。禾穗: 泛指庄稼。)
————《韩非子·难二》
上之所赏,吏之所诛也;上之所是,而法之所非也。赏罚是非, 相与四谬,虽十黄帝不能理也。
————《公孙龙子》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荀子·富国》
计胜怒则强,怒胜计则亡。(计:计谋。怒:此处指感情。)
————《荀子·哀公》
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失。
————《荀子》
王者富民;霸者富土;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
————《荀子·王制》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
其法治,其佐贤,其民愿,其俗美,而四者齐,夫是之谓上一。 (愿:诚实。上一:最好。)
————《荀子·王霸》
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荀子·正论》
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见闻,则所 不见闻者,莫不阴化矣。
————《六韬》
不因喜而加赏,不因怒而加罚;不纵欲而劳民,不修怨而危国。
————《晏子春秋·内篇》
下无言则吾谓之暗,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暗,非害国家而如 何也。
————《晏子春秋》
以功授官于爵,故贤者不忧。
————《商子·赏刑》
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亡者,农战也。(劝:奖 励,鼓励。)
————《商君书》
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
————《吕览·上德》
公之所加,罪虽重,下无怨气;私之所加,赏虽多,士不为欢。
————《管子·禁藏》
用贤者贵诚,用刑者贵必。(执行奖励最重要的是有信用,执行 惩罚最重要的是严格依法办事。)
————《管子·九守》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 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
————《管子·大治》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管子·权修》
评析: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类相从。所以说,通过看一个人 结交的朋友就能了解这个人。
顺民心则威令行,使民各为其所长则用备。
————《管子·牧民》
凡不可调民利者,不可以为大治。
————《管子·揆度》
凡国无法则众不知所为,无度则事无机。有法不正,有度不直, 则治辟。
————《管子·版法》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也。
————《管子·治国》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管子·正世》
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管子·七法》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治理国家的困难在于选拔任 用有才能的人,而不在于自己有才能。)
————《列子·说符》
勇者可令进斗,不可令持;坚重者可令固守,不可令凌敌。(持: 扼守。坚重者:坚定稳重的人。凌敌:进攻敌人。)
————《文子·自然》
评析:使用人才必须扬长避短。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兼爱》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老子》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 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
评析:解决任何事情必须抓住根本。
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吕氏春秋》
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
————《吕氏春秋·爱类》
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国必危,身 必穷。
————《吕氏春秋》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孟子·梁惠王上》
评析:准确地判断一件事物必须去权衡、度量;真正认识一个 人,也应深入了解、考察。
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 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孟子·公孙丑上》
评析: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治国也如此。
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 富矣。”(有制:有节制。阳虎:春秋时鲁国正卿季氏家的总管,曾一 度操纵鲁之国政,后出亡。贤明之君一定谦恭、节俭、平易近人,从 百姓手里征取赋税也有一定的节制。阳虎曾说过:“贪求财物的人, 是不会讲仁爱的,而讲仁爱之心的人,也是很难发财致富的。)
————《孟子·滕文公上》
评析:为富不仁,是几千年人类社会现象的概括之一。在当时 经济尚不富裕的情况下,这种概括基本上是正确的。
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责难:以难事相责。闭邪: 关闭邪心。敢于以施行仁政这样的难事要求君主,这才是真正的 恭;敢于向君主陈述仁义,劝阻其邪念,这才是真正的敬。)
————《孟子·离娄上》
评析:恭敬,不是恭维,恭敬不是逢迎,不是唯唯诺诺。政治上 诚恳地批评,这是坦荡无私,是真正的恭敬;政治上阿谀逢迎,唯唯 诺诺,这是软弱,亦或是别有用心。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离娄上》
评析:有仁爱之心,还要有严明之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本指疆域,此处用作动 词。)
————《孟子·公孙丑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 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道:治国之道,此处指行仁政。后世指正义。畔:同“叛”,背叛。)
————《孟子·公孙丑下》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词知其所穷。 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诐:音bi,偏颇,片面。 淫:过分,过度的。遁:逃遁。对偏颇的言辞,应能知其片面性之所 在;对于过分的大话,应明白说话人沉溺于什么;对于错误的言论, 应明确指出错误之所在;对那些躲躲闪闪的话,应能想到它理屈辞 穷在什么地方。错误的言辞从说话人心里产生,在政治上产生危 害,进而危及各项具体工作。)
————《孟子·公孙丑上》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势:形势,时机。镃 基:锄头一类的农具。)
————《孟子·公孙丑上》
评析:因时而动,因机而发,才能获得成功。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 也。(赡:足,够。)
————《孟子·公孙丑上》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 也。
————《孟子·离娄上》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风,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尚之风,必偃。(尚:加。偃:音yan,倒卧。)
————《孟子·滕文公上》
得天下之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 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与之聚之:给 予他们,满足他们。尔:如此。)
————《孟子·离娄上》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 民父母也? (厨房里有肥肉,马圈里有肥马,而百姓却面有饥色,野 外甚至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简直就是当官的率领野兽在吃人。兽类 自相残杀吞噬,人类尚且厌恶它们;身为百姓的父母官,主持政事, 却不免也率兽食人,这哪里能说他是在做人民的父母官啊?)
————《孟子·梁惠王上》
评析:官员的腐败,无异于率兽食人。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 下,忧以天下,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 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淮南子》
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
————《淮南子·说山训》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战国策》
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
————《孔子家语·刑政》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李克书》
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罪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 之害也。
————《司马法·天子之义》
有社稷者,不能爱其民,而求民亲己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 爱,而求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其弓,善为上者不忘其下。诚爱 而利之,四海之内,阖若一家;不爱而利之,子或杀父,而况天下乎? (或:有人。阖:音he,合,融合。)
————汉·韩婴《韩诗外传》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民富乃可教,学正乃得义;民 贫则背善,学淫则诈。
————汉·王符《潜夫论》
治世者,若登丘矣,必先蹑其卑者,然后乃得履其高。(卑:低 矮。)
————汉·王符《潜夫论》
论士必定于志行,毁誉必参于效验;不随俗而雷同,不逐声而 寄论。
————汉·王符《潜夫论·交际》
政教积德,必致安泰之福;举错数失,必致危亡之祸。(错:同 “措”,置放。)
————汉·王符《潜夫论》
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汉·刘向《说苑》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汉·刘向《说苑》
不富无以为大,不予无以合亲。亲疏则害,失众则败。
————汉·刘向《说苑》
以誉为功,以毁为罪;有功者不赏,有罪者不罚;多党者进,少 党者退。是以群臣比周而蔽贤,百吏群党而多奸。
————汉·刘向《说苑》
有不能治民之吏,而无不可治之民。
————汉·贾谊《新书》
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
————汉·贾谊《新书》
人主不妄赏,非徒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徒 慎其刑也,罚妄行则恶不惩矣。
————汉·荀悦《申鉴》
王之得贤也,得其心也,非得其躯也。苟得其心,万里犹近;苟 失其心,同衾为远。
————汉·徐干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汉·晁错《论贵粟疏》
干将,莫邪,天下之利剑也,水断鹄雁,陆断马牛,将以补履,曾 不如一钱之锥。
————汉·东方朔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世。(时:季节。因:顺应。)
————汉·桓宽《盐铁论》
贤圣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昔管仲以权谲霸,而纪氏以强 本亡。(权谲:音jue,权术,欺诈。纪氏:春秋时纪国。)
————汉·桓宽《盐铁论》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汉·桓宽《盐铁论》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汉·张衡《东京赋》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蜚:同“飞”。)
————汉·司马迁《史记》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疵:音ci,挑剔。)
————汉·班固《汉书·陈汤传》
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殊则百姓惑。
————汉·班固《汉书·冯奉世传》
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汉·班固《汉书·李寻传》
评析:必须重视知识重视人才。
得士者富,失士者贫。
————汉·班固《汉书·杨雄传》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 察也。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天:指根本。)
————汉·班固《汉书·郦食其传》
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淆。(累:积 累。贸:变易。不肖:品行不好。)
————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三国·曹操《论吏士行能令》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 可成。
————三国·诸葛亮
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 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
————三国·诸葛亮 见《诸葛武侯集》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孙权
诛贵所以立威,赏贱所以劝善。
————晋·葛洪《抱朴子》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和:调和。羹:和 味的汤。济:帮助。)
————晋·陈寿《三国志》
吏多民烦,俗以之弊。(以:因为。弊:弊病。)
————晋·陈寿《三国志》
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赤子:婴儿。)
————晋·陈寿《三国志》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任: 信任。)
————《三国志·吴志·钟离牧传》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
承平贵孔孟,政弊侯申商。(孔孟:孔子,孟子。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强调“仁政”。申商:申子,商鞅。法家学派的代表,主张以 “法”、“术”治国。)
————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
知而不言,是不忠之臣;不知而言,乃不智之臣。
————南朝梁·萧子顕《南齐书·崔偃传》
一赏不可不信也,一罚不可不明也。赏而不信,虽赏不劝;罚而 不明,虽刑不禁。
————北齐·刘昼《刘子·赏罚》
不劝不禁,则善恶失理。是以明主之赏善罚恶,非为己也,以为 国也。
————北齐·刘昼《刘子》
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本,政烦无逸乐之民。(掉:摇。 葳蕤:音wei rui,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北齐·刘昼《刘子》
明赏有德,所以劝善人也。显罚有过,所以禁下奸也。
————北齐·刘昼《刘子》
入帷幄之中,参庙堂之重,不能为主尽规以谋社稷,君子所耻 也。
————北齐·颜滩《颜氏家训》
得贤之道,在于莅任;莅任之道,在于能久。(莅:临。)
————唐·房玄龄《晋书·王彪之传》
官不可以私予人,人不可以私取官。
————唐·房玄龄《晋书·陆玩传》
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为下者必以私路期荣。(至公:最大的公 心。期:希冀。)
————唐·房玄龄《晋书·袁宏传》
官省则事省,事省则人清;官烦则事烦,事烦则人浊。(省:少。 烦:烦杂。)
————唐·李延寿《北史·苏绰传》
设官之道,必在用贤;安人之术,莫如善政。
————唐·魏征《隋书·樊子盖传》
善为水者,引之使平;善化人者,抚之使静。(化:教化,感化。 抚:安抚。)
————唐·魏征《隋书·循吏传》
御之良者,不在烦策;政之善者,无取严刑。(御:驾御车马。策: 鞭策。)
————唐·魏征《隋书·酷吏传》
不患刑之繁,而患罪之重;不患教之废,而患人之贫。
————唐·白居易 《白居易集》
为不善者不越日逾时而得其罚,则人惧而有惩焉。
————唐·柳宗元 《柳宗元集》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唐·吴兢
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 虽有贤人,终不可多用矣。
————唐·陈子昂
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
————唐·魏征
理生于危心,乱生于肆志。(理:治理。肆志:放肆心志。国家 治理得好,是由于当政者心中有危机感;国家出现动乱,是由于当 政者任意妄为。)
————五代·刘昫《旧唐书·李绎传》
十羊九牧,其事难行;一国三公,适从焉在?(牧:放牧的人。焉 在:在哪里。)
————五代·刘昫《旧唐书·刘子玄传》
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五代·刘昫《旧唐书·李百药传》
乐闻过则下情通,下情通则政无缺。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宋务光传》
民犹水也,壅则为渊,疏则为川。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狄仁杰列传》
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
————宋·李觏《强兵集》
天下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
————宋·司马光 《司马温公集》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宋·吕祖谦
才者以跅驰而弃,不才者以平稳而用;正言以迂阔而废。巽言 以软美而入。(跅驰:音tuo chi,放纵不羁。)
————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
与其位,勿夺其职;任以事,勿间以言。
————宋·陈亮《论开诚之道》
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 举而申之。
————宋·欧阳修
守廉慎才,各举清干之人;有脏污者,各举贪浊之人;好徇私 者,各举请求之人;性庸暗者,各举不才之人。
————宋·欧阳修
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虽有纳谏 之明而无力行之果断,则言愈多而听愈惑。
————宋·欧阳修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
————宋·程颐
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恕。(恕:宽恕,原谅。)
————宋·晁沅之
功心核其真,然后授其赏;罪必核其真,然后授其刑。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民者,邦之命脉,欲寿国脉,必厚民生。
————元·脱脱《宋史·刘应龙列传》
过时而赏,与无赏同;后事而罚,与不罚同。
————明·王守仁《申明赏罚以厉人心疏》
赏及淫人,则善者不以赏为荣;罪及善者,则恶者不以罚为辱。
————明·吕坤《呻吟语》
有美意,必须有良法,乃可行;有良法,又须有良吏,乃能成。
————明·吕坤《呻吟语》
因喜用赏,赏不必当;因怒用罚,罚不必当。故王者无私喜无私 怨,然后赏罚当而天下平。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
为政,通下情为急。
————明·薛瑄
有所举措,不我贤愚,一因其人;有所可否,不我是非,一准于 理。
————明·张居正
以功实为准,毋眩于声名,毋尽拘于资格。
————明·张居正
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
————明·张居正
为治之本,务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 夺时。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民者,邦之本;财者,民之命。伤其财,则伤其命;伤其命,则伤 其本。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
小仁者,大仁之贼,多赦不可以治民,溺爱不可以治家,宽纵不 可以治军。
————清·曾国藩《家书》
惟用人极难,听言亦殊不易,全赖见多识广,熟思审处,方寸中 有一定之权衡。
————清·曾国藩《家书》
任人则逸,独任则劳。
————清·曾国藩《书札》
凡吏治之最忌者,在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若 犯此症,则百病丛生,不可救药。
————清·曾国藩《家书》
天道不能有舒而无惨,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清·曾国藩《家书》
若必待富而后谋,则天下终无可成之事。
————清·曾国藩《家书》
位居高位者而常存愧不称职之心,则其过必鲜。(鲜:少。)
————清·曾国藩《家书》
人聚则强,人散则尪;人静则昌,人讼则荒。(尪:音wang,衰 弱。)
————清·魏源《墨觚下》
善琴奕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善治者不泥法。
————清·魏源《古微堂内集》
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 贱;决于贵,假于贱。
————清·唐甄《潜书》
养民之法:一曰务农,二曰劝工,三曰惠商,四曰恤穷。
————清·康有为《政论集》
凡治病者无定方,以能愈疾为良;治国者亦无定制,以安国乐 民为善。
————清·康有为《政论集》
为国之道,先求不乱,而后求治。
————清·康有为《政论集》
国无大小,民无众寡,能修其政则强,不修其政则弱。
————清·康有为《政论集》
天下变法之事,未有全利而无弊者。
————清·康有为《政论集》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
————清·康有为《政论集》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清·梁启超《变法通议》
得民之劳者昌,得民之忧者康,得民之死者强。
————清·姚莹《康輶纪行》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人民心力为革命成功的基础。
————孙中山
立国基础,就是万众一心。
————孙中山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 事者,富国之大径,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
不足食胡以养民,不养民胡以立国?
————孙中山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利益,才是好的 东西。
————毛泽东
必须善于使用干部。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 用干部两件事。
————毛泽东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
当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则事 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赵慎轸
行使权力是最有力地显示权力,显示权力又是最有力地巩固 权力。
————柯云路《新星》
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故君子劳于求贤, 逸于用之。(责成:督促他们办好事情。任己者:任用亲信的人。)
国家的头号敌人是暴君。在他的统治下,国家没有法律,而只 有一个统治者,他把法律掌握在自己手中,因而平等也就不复存 在。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
宁可自由地饿死,也不做饱食的奴隶。
————《伊索寓言·狗与狼》
高位的过恶主要有四种:迟延、贪污、粗暴与易欺。
————[英]培根《论高位》
政治上的变革只有在克服了巨大的抵制之后才能实行。
————[英]斯宾塞《伦理学原理》
不讲法律,一意孤行的统治者就是暴君。
————[法]伏尔泰
占据一个你所不能胜任的职位,是最不道德的行为。
————[法]拿破仑
一切帝国皆因吞噬过多、无法消化而宣告崩溃。
————[法]拿破仑
世上没有所谓的小国。一个民族的伟大与否,不受其居民人数 多少的影响,正如一个人的伟大与否,不以其高矮来衡量一样。
————[法]雨果
压迫别的民族的民族铸成它自身的锁链。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国家是公民的仆人,而不是公民的主人。
————[美]肯尼迪《国情咨文》
邻国之间应该像邻居一样主持公道,一个强盗,无论他是结伙 抢劫还是单独作恶,他都是强盗;一个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国家不过 是一个大盗而已。
————[美]富兰克林
为了得到短暂的少许安全而可以放弃根本自由的人,既不配 得到自由,也不配得到安全。
————[美]富兰克林《宾夕法尼亚州的历史回顾》
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江河若没有堤岸,便不成其为江河。
————[美]L.金斯伯格
你可以长时间愚弄一部分人民,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愚弄全 体人民,但是你不可能长时间愚弄全体人民。
————[美]林肯《就职演说》
卓有成效的政府的基础是公众的信任。
————[美]肯尼迪《国情咨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
有关于物情与事理的名言名句
[2018-11-21]
-
有关于万物与自然的名言名句
[2018-11-21]
-
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名言名句
[2018-11-21]
-
有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名言名句
[2018-11-21]
-
有关于历史与怀旧的名言名句
[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