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诗词简介:
这是苏轼徐州谢雨词五首中的第三首。作者好像是毫不经意,只把眼前所见景物摄入笔端;仔细琢磨,其实是经过一番选择和提炼的。苍翠欲滴的麻田,缫丝娘的欢声笑语,反映了久旱甘霖带来的喜人景象;白发老人捋青捣��,一方面表现了雨后小麦的丰收在望;另一方面,用老人的盼麦早熟,更加衬托出甘霖济民的重要,表面看是写老农捋麦充饥,实际还是“谢雨”。作者与农民甘苦与共的内在思想感情,渗透在这一个外在自然景物之中。
【题解2】 这是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中的第三首。在这首词中,苏轼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真切生动地记述了他行走在郊野途中的所见所闻,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风情画: 田间的麻叶和苘麻层层叠叠泛着青光,不知谁家正在煮蚕茧满村都能闻到香! 隔着篱笆能听到缫丝姑娘的笑语欢唱; 须发花白的老翁拄着拐杖醉眼矇眬抬头望,主妇们正在用捋来的新麦捣面做干粮,太守不禁关切地询问田园的豆荚几时黄! 既描写了农作物的长势和田园风光,也反映了蚕妇农夫的耕织生活,另外还透露出词人作为一个地方官对农民生活和农业收成的关切之情。读完全词,我们也仿佛嗅到了那煮新茧的清香,听到了那缫丝姑娘的笑语,尝到了那新麦炒面的甘甜! 在这里,苏轼对乡村风物和农民生活的描写和反映是来自他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因此不带任何矫饰虚幻的成分,一切都显得那样自然、质朴和真实。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浣溪沙》.[宋].苏轼.麻叶层层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 《 huàn xī shā 》《 浣 溪 沙 》.[ tánɡ ]. sū shì..[ 唐 ]. 苏 轼 .má yè cénɡ cénɡ yè ɡuānɡ , shuí jiā zhǔ jiǎn yì cūn xiānɡ ? ɡé lí jiāo yǔ luò sī niánɡ 。麻 叶 层 层 叶 光 , 谁 家 煮 茧 一 村 香 ? 隔 篱 娇 语 络 丝 娘 。chuí bái zhànɡ lí tái zuì yǎn , lǚ qīnɡ dǎo ruǎn jī chánɡ , wèn yán dòu yè jǐ shí huánɡ 。垂 白 杖 藜 抬 醉 眼 , 捋 青 捣 软 饥 肠 , 问 言 豆 叶 几 时 黄 。
- 《浣溪沙》.[唐].蘇軾.麻葉層層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軟饑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苘叶和麻叶层层透着青光,是谁家在煮蚕茧一村子都香?隔着篱笆就听到了缫丝姑娘的笑语欢唱。须发花白的老人扶杖醉眼惺忪地望着我,路边人正用捋来的新麦捣面做干粮。我随口问了一句这田间的豆叶几时能黄?
- 【注释】 ①苘(qing请):即苘麻,俗称青麻、茎皮纤维作用似麻。可制麻袋、绳索、造纸等。②络丝娘:正在缫丝的蚕妇。③垂白:指鬓发将白的老人。杖藜:拄着手杖走路。④捋青:从将黄的麦穗上捋取麦粒。(chao炒):用麦子制成的如炒面之类的干粮。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至元丰二年(1079),苏轼任徐州知州。元丰元年(1078)春天,徐州一带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作为徐州知州的苏轼曾率众求雨;初夏降雨,他又率众谢雨。在赴徐州城东石潭祭神谢雨途中,他看到雨后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他又接触了男女老少各种类型淳朴的农民,心情兴奋,欣然命笔,写下了这组著名的《浣溪沙》小词。把农村生活扩大到词的题材中来,这是苏轼的创举。这五首《浣溪沙》宛如一组北宋农村的风俗画,是中国词史上第一次以农民群象为主人公的词作。组词前原有小序:“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这是第三首,写作者在村庄巡视的情况。词的上阕侧重描写了词人乍见农民喜获蚕收的情景。“麻叶层层檾叶光”,词人首先看到的是庄稼的长势喜人。不论是线麻还是檾麻,都长得葱茏茂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绿色的毫光,这是路上所见的一派明朗清丽的景色。紧接着写进村所闻,不知是哪一家已开始煮茧了,使全村者飘散着沁人肺腑的芳香!着一“香”字,披露了词人与农民共同的欣喜之情。第三句紧承前句,“隔篱娇语络丝娘”,活现出娇声细语、又说又笑的络丝的妇女们的劳动情景。上阕三句词人灵活地变换描写角度:首句从视觉角度,第二句改为嗅觉,第三句则换成听觉。读之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词的下阕着重表现了作者对农民处于青黄不接之中的体恤关怀之情。一、二句勾画出一幅农村生活写实的画面。一位垂着白发、拄着藜木拐杖的老人,抬起昏花的老眼望着词人,而词人见到的却是老农采摘青青的麦穗捣碎后制成干粮来饱饥肠的情景。面对此情此景,想到徐州已经连续两年闹水旱天灾,于是作者以十分关切的心情“问言豆叶几时黄”,在这—组《浣溪沙》小词里,直接写地方官与农民对话的,就只有这一句。这一句问话看似寻常,却饱含着苏轼对农民深厚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词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怀。这首小词以作者行踪为线索,上阕是由村外写到村内,下阕又由村内写到村外,显示了词人巡视乡村的行迹。脉络分明,结构严密。
- 这里苏轼徐州谢雨词五首中的第三首。词的上阕,写雨后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村边,不论线麻、 麻,都长得十分茂盛,层层泛着亮光;是谁家在煮茧呀,全村都散 发着如此馥郁的芳香?心里想着,抬眼而望,只见篱笆墙内一群 缫丝姑娘,正在紧张地煮茧抽丝,又不时发出笑语声声。短短三 句,农村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邻里和睦,妇女的勤劳,都一一跃 然纸上。上阕由村外写到村内,下阕由村内写到村外。“醉眼”,是形 容老态龙钟之态;“豆”是指比小麦早熟十天半月的蚕豆、豌豆之 属。灾荒之年,农民常种此类早熟作物,以度粮荒。作者步出村 外,只见一位垂着白发的老人,手拄拐杖,老眼昏花,在田边捋取 尚未成熟的麦穗,准备捣一捣充饥。看到这般情景,词人想到徐 州地区,上年闹水灾、今年闹旱灾,一连两载,民不聊生,心里很 是难过。于是,走到老人面前,问道:“老人家,叶黄豆熟,还需要 多久?”言下之意,等这些作物成熟,就可以垫补一时,接着,就是 小麦丰收,您老人家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苏轼是一位勤政爱民、 关心民间疾苦的官。从这一句简短的问话,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农 民深挚的思想感情!粗看起来,作者好像是毫不经意,只把眼前所见景物摄入笔 端;仔细琢磨,其实作者是经过一番选择和提炼的。苍翠欲滴的 麻田,缫丝娘的欢声笑语,反映了久旱甘霖带来的喜人景象; 白 发老人捋青捣, 一方面表现了雨后小麦的丰收在望, 另一方 面,用老人的盼麦早熟,更加衬托出甘霖济民的重要。表面看是 写老民捋麦充饥,实际还是“谢雨”。作者与农民甘苦与共的内在 思想感情,渗透在这一个外在的自然景物之中。在这里,景是情 的外化,情是景的内涵,物与人、景与情,浑成一体,契合无间。
- 这首写村中见闻。上片写农事活动。首句写地头的作物。“苘”是麻的一种。“麻叶层层”是写作物茂盛,“苘叶光”是说叶片滋润有光泽,二语互文见义,是雨后庄稼实况。从具体经济作物又见出时值初夏,正是春蚕已老,茧子丰收的时节。于是村中有煮茧事。煮茧的气味很大,只有怀着丰收喜悦的人嗅来才全然是一股清香。未到农舍,在村头先嗅茧香,“谁家煮茧”云云,传达出一种新鲜好奇的感觉,实际上煮茧络丝何止一家。“一村香”之语倍有情味。走进村来,隔着篱墙,就可以听到缲丝女郎娇媚悦耳的谈笑声了。“络丝娘”本俗语中的虫名,即络纬,又名纺织娘,其声如织布,颇动听。这里转用来指蚕妇,便觉诗意盎然,味甚隽永。另有一种别具会心的解释说:“从前江南养蚕的人家禁忌迷信很多,如蚕时不得到别家串门。这里言女郎隔着篱笆说话,殆此风宋时已然。”(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则此句还反映了当时的民俗。下片写作者对农民生活的采访,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捋青”)炒干后捣成粉末以果腹,故云“软饥肠”。这里的“软”,有“送食”之义,见《广韵》。两句可见村中生活仍有困难,流露出作者的关切之情。于是更询问:豆类作物几时成熟?粮食能否接上?简单的一问,含蕴不尽。要之,作者并没有把雨后农村理想化,他不停留在隔篱的观察上,而是较深入地接触到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所以具有相当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把词的题材扩大到农村,写农民的劳动生活,对于词境开拓有积极的影响。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8-09-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niandai/songdai/sushi/480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