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贺新郎》 - 杨冠卿
诗词鉴赏《贺新郎①·杨冠卿》
薄暮垂虹去。正江天、残霞冠日,乱鸿遵渚②。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③。问弱水④、神仙何处。翳凤骑麟思往事,记朝元、金殿闻钟鼓。环佩响,翠鸾舞。 梦中失却江南路。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目尽青天何时到,赢得儿童好语。怅未复、长陵抔土⑤。西子五湖归去后,泛仙舟、尚许寻盟否。风袂逐,片帆举。
①贺新郎,词牌名。 ②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③羽轮,鸾鹤拉的车,传说中为神仙所乘。 ④弱水,浅而湍急的河流。 ⑤长陵,北京长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抔,用手捧东西。
作者在本词中驰骋想像,思古伤今,抒发了自己的满腔悲愤和深深的无奈之情。
词的上片展现了一幅宏伟壮阔而又变化着的图景:薄薄的暮色像大幕一样缓缓地垂下,淡褪了天边那美丽的彩虹。江面上正是傍晚时分,几抹残霞仍然恋恋不舍地在落日的上方徘徊,仿佛给这位红脸膛的老者戴上了一顶帽子。一群群鸿雁在小岛的上空盘旋。至此,一幅落日残照、乱鸿纷飞的画面出现在我们面前。而“垂”“去”“冠”“乱”“遵”这五个词更是将这幅图景动态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垂”写出了天色的变化;“去”展现了彩虹消失的过程;“冠”字在此活用作了动词,并将残霞拟人化,让它像人一样不愿离去;“乱”字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鸿雁之多,更能让人想到它们此起彼伏的叫声和扑棱棱的盘旋之态,堪称绝妙;“遵”字活画出了雁群盘旋于小岛上空的图景,让人感受到了雁群对小岛的依恋。“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两句,由实入虚:作者的神思由江上转至云海仙境之中。无边无际的云海在风中汹涌浩荡,我高兴地驾着鸾车飞渡云海。“问弱水、神仙何处”句,可见作者是想在这汹涌的云海仙境中寻仙。“弱水”在古文学中多用来指险而遥远的河流,在此指的是云海。且传说中的“弱水”极富神秘色彩,有传说云弱水是冥界的入口,所以作者才会有如此提问。仙车里,我想起了老君曾两次降临的朝元阁,这更坚定了我寻仙的决心。寻仙路上,环佩叮咚,鸾鸟起舞。
下片,作者由虚入实,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梦中,我找不到回江南的旧路。此句起到了由虚到实的过渡作用,作者由梦境回到现实,而读者的思路也豁然开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作者梦中寻仙,正折射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梦中失却江南路”更是饱含着他对故国的思念。那么,后面几句的内容也就不难把握了:待我乡思涌动时,我要在金国的朝堂上张弓反击。“西风”出自晋人张翰典故,取思乡意;“长城饮马”代指边塞苦寒的生活现状。我何时能助我朝廷摆脱屈辱,重见湛湛青天,创下老少皆知的功业?捧起一把长陵的土,想到自己的国家尚未恢复,我更加怅惘。想当年西施五湖隐去,乘仙舟泛游,不知道我能不能寻到她的踪迹。作者或直抒胸臆,或用典抒情,或借古讽今,将自己对南宋现状的不满意以及力主恢复的民族责任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是,现实中,作者又是非常无奈的,所以只能通过高隐远遁来排遣自己心中的愁情。最后两句“风袂逐,片帆举”,词人要乘着海风,追随古人而去,将全词收结得飘逸超尘。
本词采用了比喻、拟人、用典、虚实相生等多种表现手法,或借景抒情,或用典表意,或借古讽今,或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力主恢复的民族责任感和对现状的无奈。
●贺新郎,参见第306页相关介绍。
●莼鲈之思典故:源于《世说新语》和《晋书·张翰传》。晋朝张翰,在洛阳做官,一日秋风起,张想起家乡吴中的土特产茭白、莼菜羹、鲈鱼脍。便对人道:“人生在世,最难得的是能够舒适随意,怎能因为贪恋官位和名望而被束缚于千里之外呢?”于是作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随后驾车不辞而别回故乡去了。这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弱水: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称这样的河流为弱水。后来的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西游记》描述流沙河的险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红楼梦》中宝玉曾对黛玉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从此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话了。也有的古书称,通往冥界的入口,必经三千弱水。
通过历史人物、历史遗址来抒发感慨,是诗词的一大主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首联高唱入云,突兀劲挺。“天下”两字囊括宇宙,“千秋”两字贯穿古今,极写“英雄气”充塞天地之间。“天下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的评价,而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了庙堂气象,且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下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颔联写刘备的英雄业绩。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是借“五铢钱”来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
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尾联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诗人咏史怀古,借古讽今: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怎不使人感叹万分呢!
诗人通过自己在刘备庙前对刘备、刘禅两古人的事迹的回忆,来抒发自己对所处时代的感慨,与杨词相合。
在意象的运用上,杨冠卿词通过薄暮、江天、残霞、落日、乱鸿等意象,组合出江上落暮、乱鸿遵渚图。而这幅图景,又何尝不是南宋气数将近、苟安一隅现状的折射?云涛、羽轮、弱水、环佩、翠鸾等意象的组合,为作者的梦境渲染了神秘气氛,更将他对现实的无奈之情展现无余;江南、西风、长城、朔庭、长陵等词寓含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恢复之志;西子、仙舟、风、帆等意向更是将全文收结得飘逸脱俗。
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
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
-
宋词《一落索》 - 舒亶
[2019-05-23]
-
宋词《临江仙》 - 朱敦儒
[2019-05-23]
-
宋词《临江仙》 - 苏轼
[2019-05-23]
-
宋词《临江仙》 - 范成大
[2019-05-23]
-
宋词《临江仙》 - 郭应祥
[201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