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江城子》 - 秦观
诗词鉴赏《江城子①·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②。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③。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①江城子,词牌名。 ②“西城”三句,写看见早春柳丝轻柔,触动自己的离恨,因而流泪不止。“西城”系虚指地点。 ③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即韶光。
此词是秦观飘渺迷离、凄婉瑰丽风格的代表之作。词的内容抒写暮春别恨。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直接抒发流年似水、青春易逝的感伤,实质寄托着词人身遭远谪、行将离京的愁绪。
“西城杨柳弄春柔”,在春风中摆弄着柔枝的西城杨柳,牵动起词人伤离怨别的忧愁,令人潸然泪下。他追忆往昔与知交好友在金明池畔饮酒赋诗,备极欢娱。然而如今却“人不见,水空流”,无限惆怅之感溢于言表。貌似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春天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在这地方发生。话别情景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下片抒发流年似水、青春易逝的感伤,实则寄托着词人身遭远谪、行将离京的愁绪。“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在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在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汇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在感情的洪流中。歇拍三句,更将这深浓的愁绪具象化为春江之泪,进一步宣泄肝肠寸断的痛苦。
●江城子,即《江神子》。参见第106页相关介绍。
●孙兢《竹坡老人词序》云:“苏东坡辞胜乎情,柳耆卿情胜乎辞,辞情兼胜者,唯秦少游而已。”《四库全书目提要》亦称秦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所谓“辞情兼称”“情韵兼胜”,即是指秦观善于运用流畅清晰的章法、婉丽蕴藉的字法以及悦耳动听的音韵,情景交融,意境相谐,将内心积郁的感伤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传说:一日,秦观打听到苏小妹要到庙里敬香,他就乔装成一个道士,提前到庙里等候。当苏小妹来到庙里刚一下轿,秦观急忙上前,佯装化缘,吟出上联:“小姐多福多寿,愿发慈悲。”苏小妹见化缘的是一个年轻道士,心中有些不快,一边向庙里走,一边吟道:“道士何德何能,敢求布施。”秦观听罢,觉得苏小妹对得不错,遂起迎娶之心。人在痛苦的时候,常常忆起曾经欢乐的情景,也许愁绪可以得到暂时的排解,但也许旧愁未了,又添新愁。
望海潮
秦观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此词不止于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还有政治失意之慨叹寓含其中。通过写初春景物,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化。换片“西园”三句,从美妙的景物写到愉快的饮宴,时间则由白天到了夜晚,足见当时的尽情欢乐。把过去写得愈热闹就愈衬出“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与上“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追忆前游,是事可念,而“重来”旧地,则“是事堪嗟”,感慨至深。今天酒楼独倚,只见烟暝旗斜,暮色苍茫,既无飞盖而来的俊侣,也无鸣笳夜饮的豪情,极目所至,已经看不到絮、蝶、桃、柳这样一些春色,只是“时见栖鸦”而已。这时候,宦海风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词人不得不离开汴京,于是归心也就自然而然同时无可奈何地涌上心头。
此二词都有柳的意象:“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思念。“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发了李白对故乡的无限牵挂。“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
宋词《一落索》 - 舒亶
[2019-05-23]
-
宋词《临江仙》 - 朱敦儒
[2019-05-23]
-
宋词《临江仙》 - 苏轼
[2019-05-23]
-
宋词《临江仙》 - 范成大
[2019-05-23]
-
宋词《临江仙》 - 郭应祥
[201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