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桥晚望》(孟郊)

2024-11-05 可可诗词网-唐诗评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人说孟郊诗句瘦硬,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描绘风景,却素淡不俗。首句“冰初结”三字,点出了初冬景象,紧接着一步步铺展渲染冬令的氛围:桥下既已结了薄冰,田野陌路也不见了行人。曾经是成荫的榆柳,如今已是落木萧疏;原先游人熙攘的亭台楼阁,这时已经人迹寥落、清闲静谧了。前三句可以说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东都洛阳的初冬景色,通过三组互不相关的静态景物,渲染了寂寥肃杀的独特意境。这种意境虽然写得淡雅、静谧、真切、形象,却不免给人以压抑感;而最后一句“月明直见嵩山雪”,则是全诗的劲拔之笔。它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在灰暗的组景中推出了明月的光辉,顿使画面呈现了与前迥异的清远意境:高高的嵩山在明月映照下,积雪分外晶亮。诗题为“晚望”,望什么?望的就是嵩山明月高悬下的白雪,它使人在月与雪的辉映中,感受到皎洁、澄彻、冷美、雅洁的意象。此句一出,画面骤然增色,全诗前三句那种阴冷枯寂之意尽脱,使人顿觉明快。所以“晚望”,实在是“望远”。

全诗从“晚”字落笔,以“望”字相贯穿,视野逐步开阔,视线由低到高,由近到远,最后以“直”字横空一扫,顿觉意境清冷明快。这在构思上也颇觉出人意外,前三句造语平淡,意境也凄绝,看起来,有“柳暗而花不明”之感,其实这却是为末句蓄势;结句一出,陡然变得“柳不暗而花明”,整个主题就在前后映衬对比中鲜明地显现出来了。

表面看,全诗都在写景,而且洛阳冬令这种景象并不罕见。但诗人并非纯客观地描绘景物,而是带着自己的感情观物。他没有在诗中向人们阐释什么人生哲理,但他向往明净、高洁的情怀,却不言自明。孟郊终年为生活所困,但如《唐才子传》所说,他“裘褐悬结,未尝俯眉为可怜之色”。透过《洛桥晚望》,我们也可窥见诗人为人处世之准则。

(东野)《洛桥晚望》……笔力高简至此,同时除退之之奥,子厚之淡,文昌之雅,可与匹者谁乎? (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