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张九龄)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五言律诗是借月寄情的名篇,作于诗人暮年遭贬荆州之后。诗人被谗去国,不仅自己“致君尧舜,齐衡管乐”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唐王朝也失去了一位贤相。从此以后,君昏于上,臣蔽于下,开元之治急遽地转变成天宝之乱。诗人目睹“神理日微灭”的时局,忧心如焚,一腔悲愤往往“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郁然与骚人同风”。这首诗通过“望月怀远”的习见题材,以《离骚》“美人香草”式的比喻,反映了这位白发弃臣对君臣遇合无因的孤独冷寞处境和悲愤悒郁的心情。其中也寄寓着忧君忧国的深情,是一首“兴去国之悲”的政治抒情诗。姚鼐评此诗“是五律中《离骚》”。
首联写朗月东升,万里通明,是点题。出句写月,暗寓“望远”,起势阔远,振起全篇。这里的“海”,是指长江下游宽阔的江面,与王湾“海日生残夜”,孟浩然“平海夕漫漫”句中的“海”字同意。诗人在这里不用“升”而用“生”,赋予明月以生命,表现一种动态的雄壮阔远的意境。对句由景入情,明写“远”,暗寓“怀远”。“天涯”二字自然精妙。天涯共对一轮明月,它成了感情的纽带。诗人因“望”月而生发“怀远”之情,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这两句与“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等一样,都是借月托情的名句。这一联用了虚实相错的手法,把题面的情景全部收摄,景象雄浑阔远,为下文集中写“望”、“怀”留下了无限余地。
颔联正承“怀远”,虚写“望月”。这两句说:有怀远之情的人独怨漫漫长夜,因这皎洁的月色竟是如此撩人心绪,使人一见到它,顿生怀远之情而竟不能成寐。这一联采用流水对,语势流走,极有情韵。颈联承上联进一步抒写深宵对月相思的情态:灭烛沉思,光照满室,思情无法排遣,于是披衣步出庭院,对月长想。这一联由室内到室外,以连续性的富有特征的动作描写,突出了他丰富而又深沉的怀远之情和激烈的内心活动。其中又有多少哀婉委曲难以言传的情意!
尾联出句合望月,化用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诗意。想把满手的月光以遗远者,可见其对远者有多少真挚深切的情意呵!同时,也在向远者表露他对月之高洁清白充满着爱,也即表明自己光明磊落的品格。说“不堪”,因月有影无形,不可把握,“盈手赠”之不能实现,显示无由遗远以表白心迹的苦恼。望月不见人,只得回到卧房,希望与远人在梦中相会。将不可得之事求之于梦中,愈见其对于远人情意深长,真挚动人。
这首诗章法井然,境界浑融,哀婉深切,情韵悠远,意境清朗深曲,感情真挚动人,是唐人怀人之作中的杰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至语。(沈德潜《唐诗别裁》)
-
《金桥感事》(吴融)
[2019-05-13]
-
《丁都护歌》(李白)
[2019-05-13]
-
《下终南山过斛 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2019-05-13]
-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2019-05-13]
-
《东都望幸》(章碣)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