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贾岛)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篇《文苑英华》作孙革《访羊尊师》。
初读之下,只觉寻的对象不过是位山林隐者,且又寻而未遇。不意作者却做出一首淡中见味的五绝。一问一答,常事常语,简直无心雕章琢句。不料问者答者之身份,所问所答之事实,寻访的地点及环境,尤其是诗中未出现的隐者的生活志趣,却一一可于二十字中想见,不能不叹服其简练传神。
炼意炼格,需要摆脱题材的现实形态,就心中最难忘情的印象,重新熔铸情景,赋予生命。如本诗就将寻访路上的景物与访而未遇的惆怅等情事,尽行筛汰,却一心专注于隐者的情操;而“隐者”又始终隐形诗后,不露真容,就只剩几句问答。寻问语表现作者求慕之情,而又省略一空,只留“问”一字;童子三句答语中,步步诱人寻,又终至不可遇。“寻”是全诗意脉,也是诗后余味,遇否并不重要,人生的意兴即在不倦的追求寻慕之中。首句“松下问童子”,可以想见其人筑室松岩,不求闻知的高致。以下三句都是童子回答作者,以极质朴的语句影写其师乃真隐。“采药”指但取自然之物以葆自然之性,是其生活方式。再问去远否? “只在此山中”,使未遇者转生一遇的希望。复问山中何处? “云深不知处。”云山杳霭,安知踪迹。缈不可寻,方见真隐。诗人没有怅恨,读者应有感悟:这隐形的高人就如同眼前的云山,近在眉睫却又深邃难尽。此寻留下的只是心追神慕而已。全诗平淡而能深远,直率而又曲折有致,简朴古茂而又亲切周至,实非容易。刘熙载《艺概》卷二云: “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此诗可谓深得“影写”妙法。
愈近愈杳。(钟评) (钟惺、谭元春《诗归》)
设为童子之答,以状山居之幽。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
( 〔明〕蒋一葵《唐诗选汇解》)
一句问,下三句答,写出隐者高致。(李锳《诗法易简录》)
-
《金桥感事》(吴融)
[2019-05-13]
-
《丁都护歌》(李白)
[2019-05-13]
-
《下终南山过斛 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2019-05-13]
-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2019-05-13]
-
《东都望幸》(章碣)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