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陈抟的事迹|史鉴

2020-04-23 可可诗词网-人物史鉴 https://www.kekeshici.com

陈抟(公元?—989年)字图南,自号抚摇子。五代宋初亳州真源(今安徽省亳县)人。为五代宋初道士,后唐明宗长兴(公元930—933年)中举进士不第,遂隐居武当山。(在今湖北省襄樊市东南)九室岩,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少华石室。五代末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公元954—959年在位)好黄白术,于显得三年(公元956年)召至宫中,问以飞升黄白之术,并命为谏议大夫,抟固执不受。北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间,抟至京师,建议宋太宗“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甚得太宗崇信,赐号“希夷先生”。著述较多,其最著名者有《无报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认为万物一体,只有超绝万有的“一大理法”存在。其学说后经周敦颐、邵雍加以推演,并由邵雍制定一种神秘的象数之学体系,称为“先天学”。此外《指玄篇》则言异养和还丹之事。今存题陈抟所作之《阴真君还丹歌注》,己入《道藏》中。参阅周敦颐、邵雍注。



〔正 史〕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周世宗好黄白术,有以抟名闻者,显德三年,命华州送至阙下。留止禁中月余,从容问其术,抟对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乎?”世宗不之责,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既知其无他术,放还所止,诏本州长吏岁时存问。五年,成州刺史朱宪陛辞赴任,世宗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

太平兴国中来朝,太宗待之甚厚。九年复来朝,上益加礼重,谓宰相宋琪等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与之语,甚可听。”因遣中使送至中书,琪等从容问曰:“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教人乎?”对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事、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古今,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琪等称善,以其语白上。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端拱初,忽谓弟子贾德异曰:“汝可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憩焉。”二年秋七月,石室成,抟手书数百言为表,其略曰:“臣抟大数有终,圣朝难恋,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如期而卒,经七日肢体犹温。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

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笺其指。抟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诗六百余首。

能逆知人意,斋中有大瓢挂壁上,道士贾休复心欲之,抟已知其意,谓休复曰:“子来非有他,盖欲吾瓢尔。”呼侍者取以与之,休复大惊,以为神。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夜宿云台观。抟中夜呼令趣归,沆未决;有顷,复曰:“可勿归矣。”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死,食顷而愈。

华阴隐士李琪,自言唐开元中郎官,已数百岁,人罕见者;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幸华阴,至云台观,阅抟画像,除其观田租。

又有许琼者,开封鄢陵人。开宝五年,子永罢庐县尉,诣匦上言:“臣年七十五,父琼年九十九,长兄八十一,次兄七十九,欲乞近地一官,以就荣养。”上览奏,召永讯之,即命迎其父赴阙。琼得封于讲武殿,上顾问久之,悉能奏封,而词气不衰,言唐末以来事,历历可听。上悦其父子俱享遐寿,赐袭衣、犀带、银鞍勒马、帛三十匹、茶二十斤,授永鄢城令。是时,澶密齐沂莱江吉万州、江阴梁山军,各奏八十以上吕继美等二十九人,并赐爵公士,真宗时,凡老人年百岁以上者,州县以名闻,皆诏赐衣帛,米麦,长吏存抚之。



《宋史·隐逸列传(上)》卷四五七



震经学深醇(11),有《汉上易解》云:“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惇颐,惇颐传程颢、程颐。是时,张载讲学于二程、邵雍之间。故雍著《皇极经世书》,牧陈天地五十有五之数,惇颐作《通书》,程颐著《易传》,载造《太和》、《参两篇》。臣今以《易传》为宗,和会雍、载之论,上采汉、魏、吴、晋,下逮(12)有唐及今,包括异同,庶几道离而复合。”盖其学以王弼尽去旧说,杂以庄、老,专尚文辞为非是,故其于象数加详焉。



《宋史·朱震传》





[注 释]

①亳州:今安徽省境内。②涡水:即今豫东、皖北淮河支流涡河。本源承自古狼汤渠,今源承自贾鲁河。③后唐长兴:后唐明宗李亶年号(公元930—933年)。④显德:后周世宗柴荣年号(公元954—958年)。⑤太平兴国:北宋宋太宗赵匡义年号(公元976—984年)。⑥中书:官署名。唐始置。⑦端拱:北宋宋太宗赵光义年号(公元988—989年)。⑧华阴:即今陕西省华阴县。⑨开宝:宋太祖赵匡胤年号(公元968—976年)。⑩顾问:询问。(11)醇:形容程度之深。(12)逮:到。



〔相关史料〕

先生名抟,字图南,亳州贞源人。……闻太祖登极,惊喜大笑。问其故,又大笑曰:“自此定矣。”侍曰:“齁齁四十年来睡,不觉东方日已明。”先生即入华山隐居为道士。宋太祖累征不至。及太祖崩,太宗即位。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四月十日,帝坐垂拱殿,时和岁稔,化理均平,闻先生之名久矣,厌纷华之世,喜清净之教,差殿东头供奉官陈宗颜为使,赍诏书并御诗往华州华阴县华山云台观宣陈图南先生。至四月十四日抵华阴县,县宰著作郎丁寿明迎接入县,……见先生报曰:“皇帝宣师父。”先生盥手焚香拜礼华,听诏曰:“朕自即位以来,克服八方,威临万国,遐迩悉归于皇化,华夷亦致于隆平,知卿抱道山中,洗心物外,养太素浩然之气,应上界少微之星,节配巢由,道遵黄老,怀经纶之长策,不谒王侯;蕴将相之奇才,未朝天子。卿不屈于万乘,身奚隐于三峰,乘风犹来,举朝称贺。”……使见先生坚意不肯应召,得回表并诗,于四月二十四日进京师,进呈于紫宸殿。太宗读表与诗毕,知先生不来,甚弗悦,念念不已。

……太宗又问曰:“昔在尧舜之为天下,今可致否。”对曰:“尧舜土阶三尺,茅茨不剪,其迹似不可及。然能以清净为冶,即今之尧舜也。”上善之。太宗多延入宫中与语,……上欲以为谏议大夫,先生坚辞不受,乃作《退官歌》并诗一绝,歌曰:“道能清,道能净,清静之中求正定,不贪不爱任浮生,不学愚迷多悭吝。时人笑臣不求官,官是人间一大病,官卑又被人管辖,官高亦有人趋佞。或经秦,或经郑,东来西去似绳纼。直至百年不曾歇,算来真似臣清净。月为灯,水为净,长柄葫芦作气命。出入虽无从者扶,左有金龟右鹤引。朝日醉,长不醒,每每又被天书请。时人见臣笑哈哈,臣自心中别有景。”又诗曰:“元气充餐草结衣,等闲无事下山稀。不侵织女耕夫利,犹自傍人说是非。”……太宗知先生坚辞不仕,欲求还山,帝命百工聚集货物于五门前,歌呼喧闹,以夸万民之富庶。……先生入内,坚辞还山。帝恳求济世安民之术,先生不免索纸笔书四字:“远近轻重。”帝不谕(11)其意。先生解之曰:“远者,远招贤士;近者,近去佞(12)臣;轻者,轻赋万民;重者,重赏三军。”帝听罢大悦。上知其不可留,即赐宴偏殿,诏宰臣两禁赴宴赋诗以宠其行,又诏华州刺史(13)王祚时就存问(14),以禀(15)其阙。由是海内无贤不肖,闻其风而慕之,其愿操几杖以师事之者,不可胜数。将出京师,先生赋辞朝诗云:“十年踪迹踏红尘,为忆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16)歌聒(17)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临别留诗一绝云:“华山高处是吾官,出即凌空跨晓风。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元·张辂《太华希夷志》



惟道家统,自鬻子老子下,……私相授受以阴(18)行其教,谓之道学。道学者,虽曰以道为学,实道家之学也。……是以道书有道有传,专载道学,人分居道观,名为道士、士者,学人之称,而《琅书经》曰:士者何理也?身心推理,惟道之从,是名道学,又谓之理学。……

逮至北宋,而陈抟以华山道士自号希夷,与种放、李溉辈张大(19)其学,竟搜道书《无极尊经》及张角《九宫》,倡太极河洛诸教,作道学纲宗,而周敦颐、邵雍及程颢兄弟师之,遂篡(20)道教于儒书之间。……至南宋,朱熹直匄(21)史官洪迈为陈抟特立一臣子传,而周程诸于则又倡(22)道学总传。于《宋史》中使道学变作儒学,凡南宋儒人皆以得附希夷道学为幸(23)。如朱氏《寄陆子静云》云:熹衰病益深,幸叨(24)祠禄,遂为希夷直下孙,良以为庆。又《答吕子约书》云,熹再叨祠禄,遂为希夷法眷,昌忝(25)之多,不胜惭惧,是道学本道家学,……至华山而张大之,而宋人则又死心塌地以依归之,其为非圣学断断如也。



毛奇龄《西河文集·辨圣学非道学文》





[注 释]

①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976年在位)。②至道:宋太宗赵光义年号(公元995—997年在位)。③著作郎:官名。三国魏始置。掌撰修国史,隶中书省。④盥:洗手。⑤黄老:即黄帝和老子。黄老学派系战国时期形成的道家学派。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⑥谏议大夫:官名。⑦悭:吝啬。⑧紖:牛绳,穿在牛鼻子上以便牵引的绳子。⑨仕:走上仕途,即做官。⑩百工:古时对手工业者的统称。(11)谕:明白,理解。(12)佞:奸作之人。(13)刺史:官名,一个地区的长官。(14)存问:问候,看望。(15)禀:领,承受。(16)笙:一种簧管乐器。(17)聒:打搅。(18)阴:指暗地里。(19)张大:发扬光大。(20)篡:篡夺,改写。(21)匄:乞求。(22)倡:倡导,提倡。(23)幸:荣幸,以……为荣。(24)叨:叨念,念念不忘。(25)忝:辱,引申为惭愧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