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途中一绝》原文、注释和鉴赏
杜牧《途中一绝》
镜中丝发悲来惯,衣上征尘拂渐难。
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
【注释】
(1)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秋,杜牧卸任湖州刺史,返京赴任,风尘仆仆。此诗既为途中而作。诗人时年四十九岁。
(2)江湖钓竿手:湖州毗邻太湖鱼米之乡,傍湖近海,江河纵横,近有东西苕溪和京杭运河,北有长江,南有富春江(下游为钱塘江)。杜牧又身为湖州刺史,所以他戏称自已为江湖钓竿手,含有自嘲和微怨。
(3)遮西日:杜牧外任九载,地处黄州、池州、睦州和湖州,均在京城长安东面。一旦朝廷诏回,便要风尘仆仆,朝太阳落山的方向西行赶路。“遮西日”之词,可能也含有微怨和不满,因为返京担任的职务,以往都不显要,未获朝廷重用。
【赏析心得】
杜牧一生,仕途坎坷。除文宗大和九年(835),由扬州调往京城担任不到一年的监察御史外,其他约九年时间,就在黄州、池州、睦州和湖州等地辗转流徙,每次回京,给予的职务都不显要,并未获得朝廷重用。这一次,由湖州调任朝廷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可算是重用有望。满怀期待的他,风尘仆仆、行色匆匆,途中写下了这首七绝。
“镜中丝发悲来惯,衣上征尘拂渐难。”诗人感叹,镜中照见头上日益增多丝发,已经习惯了,只不过枉自悲伤而已;辗转于僻左之乡,奔波于长安道上,自己征衣上积满了各地的尘埃,要拂除它们是越来越难了。“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就这样,九载中,足迹遍及江南各地,看似忙碌奔波,其实就是一个江湖钓竿手,全身闲散,整日无所事事。眼见时光流逝,自己年将五十,还在外长期漂泊,心中不胜惆怅。忽来诏书,任命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在他心中又燃起了新的希望。夕阳中,他遮日向西而行、赶往长安,作人生最后的拼搏。
-
刘商·《醉后》自讽唐诗
[2019-05-13]
-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哲理唐诗
[2019-05-13]
-
张九龄《照镜见白发》感怀身世抒发凌云壮志
[2019-05-13]
-
李白·《赠汪伦》赠别唐诗
[2019-05-13]
-
王建《赠李愬仆射二首》战乱平叛唐诗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