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酬朱庆馀》原文、注释和鉴赏
越女新妆出镜心(2),自知明艳更沉吟(3)。
齐纨未是人间贵(4),一曲菱歌敌万金(5)。
【注释】
(1)酬:酬答。朱庆余:宝历(826)进士,越州(治所在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协律郎等职。长庆中,入京应试,拜见时任水部员外郎张籍,籍对其诗作喜爱有加,极力推荐,两人遂成忘年之交。
(2)越女:越州女子。春秋时美女西施出自越国,后世便以越女代表美女。出镜心:好像从镜中走出一样。意思是越州美女天生丽质,刚刚化妆出来,就好像从镜中走出来的一样,明艳靓丽。
(3)沉吟:沉思熟虑地吟咏。此处引申为颇为得意,自我欣赏的意思。
(4)齐纨:产于齐国(今山东一带)的白色丝织品。
(5)菱歌:采菱时唱的歌。敌:即“抵”,比得上的意思。
【赏析心得】
唐穆宗长庆中(大约822或823),来自美女西施老家越州的青年诗人朱庆余,带了自己许多诗稿来到京城,拜见大文豪韩愈的得意弟子,备受大诗人白居易推重的诗人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张文昌(张籍的字),看了这位年轻人的诗作,大为赞赏,随即选了最好的二十六篇,“置于怀抱”,广为推荐。张籍与王建齐名,同为乐府新诗名家,称为“张王乐府”,名重当时。朱诗经张籍一推介,很快流传开来,古有西施,今有朱诗,“越女”诗美,名震京师,为朱庆余不久后登科及第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临近科考,朱还惴惴不安,特作了一首《闺意》绝句,上呈张水部,作一试探,询问自己能否考中。朱诗为: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以闺房情事比喻考试,画眉比喻诗文,将张水部比作新郎,主考官比作舅姑,公婆自然是皇上啰。诗中的主人公也就是诗人,将自己比作应考,要见公婆的新嫁娘。她羞答答、胆怯怯,精心化妆,尤注意画眉,然后小心翼翼地向新郎试探,自己的画眉深浅是否迎合时尚,能得到舅姑的认可吗?一句话,自己是否考得中。张籍接过诗一看,明白朱诗意图,更理解这位后生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态:犹如一位年轻貌美、顾影自怜的新嫁娘,临考之前,自诩才华,又恐不能中选,心怀忐忑,应该给予鼓励,他立即和诗七绝一首《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对朱《闺意》绝句,张籍大为称赞。意思是说,你的诗很好,就像当年美女西施化妆后从镜中照出来一样,靓丽无比。就是齐国最美的丝织品齐纨也比不上,这一曲镜湖菱歌,抵得上万金珍贵。并极力鼓励他,就像你对自己的诗作充满信心一样,要相信自己的文才,更加从容准备,沉作应考。朱作张答,两诗均是说科举考试之事,但均以另一事来比喻,别出心裁,含蓄巧妙。“越女”献诗,张公酬和,一时传为美谈。不言而喻,朱顺利地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金榜题名,中了进士。朱庆余与张籍登科及第,整整相差二十七年,张籍与朱庆余忘年之交,提携后辈人才不遗余力的精神,历来为人称道。“越女”“画眉”诗作酬答的故事,从此成为诗坛佳话。
-
刘商·《醉后》自讽唐诗
[2019-05-13]
-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哲理唐诗
[2019-05-13]
-
张九龄《照镜见白发》感怀身世抒发凌云壮志
[2019-05-13]
-
李白·《赠汪伦》赠别唐诗
[2019-05-13]
-
王建《赠李愬仆射二首》战乱平叛唐诗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