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南京上高宗书略》
岳飞《南京上高宗书略》
(节选)
陛下已登大宝①,黎元有归②,社稷有主③,已足以伐人之谋④。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⑤,兵势渐盛。彼方谓我素弱⑥,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
而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陛下之意,恢复故疆,迎还二圣⑦,奉车驾日益南⑧,又令临安、维扬、襄阳准备巡幸⑨。有苟安之渐⑩,无远大之略,恐不足以系中原之望。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11),终亡成功(12)。
为今之计,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13),乘二圣蒙尘未久(14),虏穴未固之际(15),亲帅六军,迤逦北渡(16)。则天威所临(17),将帅一心,士卒作气(18),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鉴赏】 这篇短文选自 《岳忠武王集》,是岳飞在南京 (今河南商丘) 时呈给宋高宗的一封奏疏的节略,故题为《南京上高宗书略》。
宋钦宗靖康二年 (1127) 四月,宋徽宗、钦宗和部分皇族、臣僚被金人俘去。五月,高宗赵构在商丘即位。他惧怕金人,不敢回东京汴梁 (今河南开封),在宠臣黄潜善、汪伯彦的怂恿下准备南迁,而主战派大臣李纲、宗泽等则力主召集勤王之师“回銮”东京。得知这一讯息后,年方二十四岁,仅是东京留守宗泽部下一名低级军官的岳飞冒 “僭越” 之罪,毅然上书皇帝,指责黄、汪诸人意图苟安,不思恢复,劝谏高宗还京北伐,光复中原河山。洋洋数千言,条理清晰,说理透辟,笔力劲健,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才识胆略和一腔爱国热忱。《书略》所节虽仅二百余字,已可一窥全篇精神。
文章第一段总论当时形势。作者首先分析政治局势,指出由于高宗登位,
国家“有主”,百姓有所依附,就具备了破除敌人计谋的基础; 接着分析己方军事实力,指出勤王之师和禁卫军已陆续会集,“兵势渐盛”,说明已有抗击敌人的条件; 最后分析敌方情势,提出乘其骄恣懈怠一举击之的主张。条分缕析,有理有据,逐层推进,说服力很强。
第二段笔锋一转,严厉斥责黄、汪之流的逃跑主张和苟且偷安的荒谬错误,实则是对高宗意欲南迁进行谏阻。“不足以系中原之望”、“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亡成功”数句,明白道出南迁的严重后果,向高宗皇帝敲起警钟。言在彼而意在此,皆因君臣之“礼”不可越,作者如此设辞,用心可谓良苦!
第三段笔锋再转,紧承第一段结句,提出具体的克敌方略。中心意思是“请车驾还京”,不要南迁,并趁金人在新占领区立足未稳,“亲帅六军”,挥师北伐,收复中原。这一段措辞巧妙而富含深意。“罢三州巡幸之诏”一句,暗点南逃主张实与皇帝有关; 再次提到 “二圣”,颇有以孝义大节作规劝之意; 而“天威” 一词,又充满对皇帝的尊奉与崇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达到劝谏的目的,又顾了皇帝的面子,符合作臣下的礼规,行文是十分得体的。
本篇节略文字简短而含蕴丰厚,理正辞严而情意恳切,忧国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可惜的是,岳飞这位忠臣良将的一番苦心终归还是付诸了东流。他的建议不但未被采纳,反而落得个革职查办的下场,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虽然如此,这篇短文却负载着作者那一片爱国丹心,光照千古、启迪后人,永远受到人们的崇敬与热爱。
-
张溥《五人墓碑记》
[2019-06-28]
-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2019-06-28]
-
张斧《五卅惨案的原因与国人应有的觉悟》
[2019-06-28]
-
蔡元培《五卅殉难烈士墓纪念碑碑文》
[2019-06-28]
-
谭嗣同《仁学》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