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蔡文姬
作家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一中等地
主家庭。5岁入家塾学习,喜爱唐诗。青年时期对中国古典文学《庄
子》、《楚辞》、《史记》等颇感兴趣。也崇拜秋瑾等革命家的英雄气概。
1913年赴北京寻求革命真理,年底赴日本学习医学。这期间,他接触
了泰戈尔、惠特曼、歌德等人的诗集,并练习写一些新诗。他的第一部
诗集《女神》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919年,他开始从
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剧的创作。如《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
《卓文君》、《王昭君》等作品就是这一时期的成果。1923年,郭沫若与
成仿吾、郁达夫、田汉等人在日本发起成立创造社,进行文学创作活动,
回国后,频繁接触共产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人的影响,
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41年,他连续创作了《屈原》、《虎符》等
6部话剧。这是继《女神》之后又一次创作高峰。新中国成立后,郭沫
若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但他仍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其中有历史剧
《蔡文姬》和《武则天》,郭沫若一生创作了10余部历史剧,这些剧本
无论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深受中国人民乃至
世界人民的喜爱。解放后,郭沫若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科学院
院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代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副主席等职。1978年6月12日,
郭沫若在北京逝世。
内容概要 《蔡文姬》,五幕历史剧。蔡文姬原是东汉名儒蔡邕的 女儿。在战乱之中,家破人亡,背井离乡。后来,她有幸与南匈奴左贤 王相遇,两人产生爱慕之情,结为夫妻。蔡文姬是位才女,能诗会歌, 和左贤王生活十分美满和谐。他们生有一对儿女。转眼间,蔡文姬在匈 奴生活了12年。当曹操得知蔡文姬在南匈奴生活时,派遣东汉使者董 祀前来迎接她回归汉朝。文姬陷入痛苦和矛盾之中。她一直胸怀大志, 立誓继承父亲的业绩。在匈奴的日日夜夜里,虽然她生活幸福美满,心 中时常被强烈思念故土的情怀所占据,她恨不能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回 汉朝、飞回故乡母亲的怀抱,实现她宏大的理想。然而,她又割舍不了 对膝下一对儿女的眷恋和与左贤王的美好爱情。蔡文姬痛苦万分,矛 盾、犹豫,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使她能从彷徨中解脱出来。这时,在 是否归汉的问题上,文姬与左贤王之间也产生了矛盾冲突,左贤王深深 爱着文姬,他不愿文姬丢下一对儿女离他远去,他多么希望他们一家人 能够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当汉使董祀说明了曹操要文姬归汉的真 正目的并且又介绍了曹操热爱人才的雄才大略时,左贤王心中的误会 解开了,他理解了曹操希望文姬归汉的心情,也支持了文姬的决定。蔡 文姬怀着强烈的思汉之情,挥泪告别儿女和恩爱的丈夫,告别了她生活 了12年之久的匈奴,为了胸中的远大理想和宿愿,毅然踏上归汉之途。 长安的郊外,蔡文姬在父亲的墓地,缅怀着亡父生前的音容笑貌。她的 眼前出现了一系列的梦幻。作者借此表现蔡文姬这位非凡女子既有豪 迈的英雄气概,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和忘不了儿女情长的女 人。她在匈奴时,强烈地渴望回归汉朝完成父亲未完的大业,可是,真 的回到汉朝,思念儿女的情绪和对匈奴的眷恋又常常使她十分痛苦。这 时,董祀又出现在文姬面前,他以雄厚的事实证明曹操在政治上和军事 上的伟大功绩,赞扬曹操深明大义、不惜一切保护人才的所作所为。听 罢,文姬深受教育和启发。她终于明白了曹操冲破阻挠请她归汉的真正 意图是为了祖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迫切希望她回来做些贡献。蔡文姬 胸中豁然开朗,她决心大干一番事业,不辜负曹操对她的期望,更不能 让儿女情长毁了自己远大的志向和归汉的真正目的。剧本的后二幕重 点塑造了曹操的形象,歌颂了曹操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还是一个在文化上对中国有着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曹操是一个感情 丰富的才子,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创作了不少深受人们喜爱的诗 句,他非常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不拘一格发现人才,对建安文学 的兴起起过很大的作用。曹操以一个诗人的眼光,评价了蔡文姬创作的 《胡笳十八拍》,表现了他对诗歌有着极深的造诣,他的见解之中不乏大 胆、新颖和独到之见,使蔡文姬十分赞赏和钦佩,董祀正直、善良、能 干。他一直尊敬、崇拜曹操,曹操也很重用他,于是招致周近等人的妒 恨,他肆意捏造谎言,诬陷董祀,置他于死地而后快。曹操一时疏忽, 轻信了周近别有用心的挑拨和谗言,错误地下令董祀自裁。蔡文姬了解 董祀的正直为人,她在董祀面临危难之即,挺身而出、慷慨陈词,为董 祀澄清不白之冤、伸张了正义。在蔡文姬的帮助下,曹操辨明了是非, 知错即改,追回成命,避免了一场冤案。作品通过对曹操勇于改过的描 述,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风度。自从蔡文姬回归汉朝以后,曹操 就热情周到地关心她、爱护她、帮助她。他深知文姬归汉后,日夜思念 远在匈奴的一对儿女,便派人去匈奴接回她的孩子,使她们母子得以团 聚。左贤王牺牲后,曹操极力撮合文姬与董祀结为百年之好。文姬按照 亡夫的遗愿,与董祀成亲,获得了个人的最后幸福,共同创作《重睹芳 华》的诗篇。曹操对蔡文姬的厚爱,深深打动她的心怀。她顽强工作, 加紧修撰《续汉书》,不仅实现了继承父业的多年宿愿,也没有辜负曹 操对她的期望。最后一幕,蔡文姬用自己归汉的见闻,重新创作了《胡 笳十八拍》,以此歌颂曹丞相的丰功伟绩。她充满深情、吟哦道:“妙龄 出塞呵泪湿鞍马,十有二载呵毡幕风沙。巍巍宰辅呵吐哺握发,金壁赎 我呵重睹芳华。抛儿别女呵声咽胡笳,所幸今日呵遐迩一家。春风秋菊 呵竞放奇葩,熏风永驻呵吹绿天涯。”
作品鉴赏 郭沫若在谈到《蔡文姬》的创作时说: “我写《蔡文 姬》的动机就是要为曹操翻案。但这只是剧本的主题,还应当有个故事。 我选了文姬归汉这个故事。”(见《戏剧报》1959年6期)郭沫若已明 确地阐述了《蔡文姬》的主题。首先,剧作家在深入研究历史的基础上, 依据真实性、必然性的原则,合情合理地将蔡文姬的性格特征和她归汉 的心理变化真实而生动地描写出来。剧本把长篇抒情诗《胡笳十八拍》 的创作与蔡文姬归汉极其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表明了文姬归汉 的过程就是创作《胡笳十八拍》的过程。这首长诗集中体现了蔡文姬的 思想和才智。同时,作者把蔡文姬思汉情感和对儿女的骨肉之情交融在 一起,把蔡文姬的命运与曹操的文治武功交糅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种 独特的戏剧冲突。剧本一开始蔡文姬独自一人,形容憔悴地在左贤王穹 庐的彩棚下徘徊。她时而兴奋,时而长吁短叹:“怎么办呢,到底是回 去,还是不回去。”这是文姬“考虑了三天”“须得作最后决定”。她是 一位饱经沧桑的女性。父亲蔡邕被司徒王允杀害,她嫁给河东卫仲道, 不足两年,丈夫死去。她又回到陈留,被胡人掳去,在南匈奴生活了12 年。如今,曹操遣人召她归汉,这是她多年的宿愿,虽得归故土,却又 别离骨肉。她的归汉与否更关系到两个民族关系的重大问题。文姬陷入 “哀乐两均”、“去住两情难俱陈”的巨大矛盾之中。可见,蔡文姬个人 命运的矛盾冲突构成了胡汉两民族间的矛盾冲突。作者这样安排,已经 给读者、观众造成了一个极为有力的悬念。但是这个冲突还远远不够。 剧作家又给文姬安排了新的矛盾。左贤王听信了周近的谎言“你要不把 蔡文姬送回汉朝,曹丞相的大兵一到,立地把你匈奴扫荡”。既感屈辱, 又感疑惧的左贤王不愿让文姬回去,又不准她带走一对儿女,否则灭掉 全家。这又给作品注入了新的更加扣人心弦的悬念,这样既推动了情节 的发展,又充分展示了戏剧人物的个性。在解决这些戏剧冲突时,尤其 对蔡文姬个人命运和心理描述上,剧作家摒弃了兵戎相见、你死我活的 矛盾冲突,而是以民族和睦为主题,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 团结的愿望。如文姬与曹操特使董祀相会时,董祀向文姬解释了曹操要 她回汉的真正意图,使躲在后面倾听两人谈话的左贤王终于解除了疑 虑,同意了妻子的选择。这场戏是关键所在,既描写了曹操这位军事家、 政治家不用武力、金钱召文姬回汉,而是为了广罗人才,让她从事“比 留在匈奴更有意义”的事业的雄才大略,同时,通过左贤王思想的转变 也勾勒出他开朗豁达、重友情的正义的性格特征。可是,文姬回汉后, 思想并没有轻松,民族感情与儿女情长的矛盾纠葛更加深刻地埋在心 底。剧本的第三幕是极为精彩的。在这里,郭沫若运用精湛的艺术技巧, 恰到好处地吸收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蔡文姬在亡父墓地,由 于丧父抛子而触发的感伤情怀。具体表现在三个动人心魄的不同场面: 一个是真实而生动地她远离故土后、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一个是思念 儿女的凄切场面;一个是夜深人静、她独自弹琴抒怀,与董祀相会,再 受启发的场面。这三个场面,十分深刻地反映了蔡文姬所经历的时代面 貌,歌颂了曹操,也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矛盾。最后,在曹操的努力 下,文姬遵左贤王的遗愿,与董祀结为夫妇。蔡文姬个人的矛盾得到解 决,曹操的文治武功获得胜利。郭沫若怀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发挥极大 的想象力,成功地塑造了蔡文姬、曹操、董祀和左贤王等栩栩如生的人 物群像,同时,作品几乎每一个场面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 受。
内容概要 《蔡文姬》,五幕历史剧。蔡文姬原是东汉名儒蔡邕的 女儿。在战乱之中,家破人亡,背井离乡。后来,她有幸与南匈奴左贤 王相遇,两人产生爱慕之情,结为夫妻。蔡文姬是位才女,能诗会歌, 和左贤王生活十分美满和谐。他们生有一对儿女。转眼间,蔡文姬在匈 奴生活了12年。当曹操得知蔡文姬在南匈奴生活时,派遣东汉使者董 祀前来迎接她回归汉朝。文姬陷入痛苦和矛盾之中。她一直胸怀大志, 立誓继承父亲的业绩。在匈奴的日日夜夜里,虽然她生活幸福美满,心 中时常被强烈思念故土的情怀所占据,她恨不能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回 汉朝、飞回故乡母亲的怀抱,实现她宏大的理想。然而,她又割舍不了 对膝下一对儿女的眷恋和与左贤王的美好爱情。蔡文姬痛苦万分,矛 盾、犹豫,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使她能从彷徨中解脱出来。这时,在 是否归汉的问题上,文姬与左贤王之间也产生了矛盾冲突,左贤王深深 爱着文姬,他不愿文姬丢下一对儿女离他远去,他多么希望他们一家人 能够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当汉使董祀说明了曹操要文姬归汉的真 正目的并且又介绍了曹操热爱人才的雄才大略时,左贤王心中的误会 解开了,他理解了曹操希望文姬归汉的心情,也支持了文姬的决定。蔡 文姬怀着强烈的思汉之情,挥泪告别儿女和恩爱的丈夫,告别了她生活 了12年之久的匈奴,为了胸中的远大理想和宿愿,毅然踏上归汉之途。 长安的郊外,蔡文姬在父亲的墓地,缅怀着亡父生前的音容笑貌。她的 眼前出现了一系列的梦幻。作者借此表现蔡文姬这位非凡女子既有豪 迈的英雄气概,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和忘不了儿女情长的女 人。她在匈奴时,强烈地渴望回归汉朝完成父亲未完的大业,可是,真 的回到汉朝,思念儿女的情绪和对匈奴的眷恋又常常使她十分痛苦。这 时,董祀又出现在文姬面前,他以雄厚的事实证明曹操在政治上和军事 上的伟大功绩,赞扬曹操深明大义、不惜一切保护人才的所作所为。听 罢,文姬深受教育和启发。她终于明白了曹操冲破阻挠请她归汉的真正 意图是为了祖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迫切希望她回来做些贡献。蔡文姬 胸中豁然开朗,她决心大干一番事业,不辜负曹操对她的期望,更不能 让儿女情长毁了自己远大的志向和归汉的真正目的。剧本的后二幕重 点塑造了曹操的形象,歌颂了曹操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还是一个在文化上对中国有着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曹操是一个感情 丰富的才子,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创作了不少深受人们喜爱的诗 句,他非常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不拘一格发现人才,对建安文学 的兴起起过很大的作用。曹操以一个诗人的眼光,评价了蔡文姬创作的 《胡笳十八拍》,表现了他对诗歌有着极深的造诣,他的见解之中不乏大 胆、新颖和独到之见,使蔡文姬十分赞赏和钦佩,董祀正直、善良、能 干。他一直尊敬、崇拜曹操,曹操也很重用他,于是招致周近等人的妒 恨,他肆意捏造谎言,诬陷董祀,置他于死地而后快。曹操一时疏忽, 轻信了周近别有用心的挑拨和谗言,错误地下令董祀自裁。蔡文姬了解 董祀的正直为人,她在董祀面临危难之即,挺身而出、慷慨陈词,为董 祀澄清不白之冤、伸张了正义。在蔡文姬的帮助下,曹操辨明了是非, 知错即改,追回成命,避免了一场冤案。作品通过对曹操勇于改过的描 述,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风度。自从蔡文姬回归汉朝以后,曹操 就热情周到地关心她、爱护她、帮助她。他深知文姬归汉后,日夜思念 远在匈奴的一对儿女,便派人去匈奴接回她的孩子,使她们母子得以团 聚。左贤王牺牲后,曹操极力撮合文姬与董祀结为百年之好。文姬按照 亡夫的遗愿,与董祀成亲,获得了个人的最后幸福,共同创作《重睹芳 华》的诗篇。曹操对蔡文姬的厚爱,深深打动她的心怀。她顽强工作, 加紧修撰《续汉书》,不仅实现了继承父业的多年宿愿,也没有辜负曹 操对她的期望。最后一幕,蔡文姬用自己归汉的见闻,重新创作了《胡 笳十八拍》,以此歌颂曹丞相的丰功伟绩。她充满深情、吟哦道:“妙龄 出塞呵泪湿鞍马,十有二载呵毡幕风沙。巍巍宰辅呵吐哺握发,金壁赎 我呵重睹芳华。抛儿别女呵声咽胡笳,所幸今日呵遐迩一家。春风秋菊 呵竞放奇葩,熏风永驻呵吹绿天涯。”
作品鉴赏 郭沫若在谈到《蔡文姬》的创作时说: “我写《蔡文 姬》的动机就是要为曹操翻案。但这只是剧本的主题,还应当有个故事。 我选了文姬归汉这个故事。”(见《戏剧报》1959年6期)郭沫若已明 确地阐述了《蔡文姬》的主题。首先,剧作家在深入研究历史的基础上, 依据真实性、必然性的原则,合情合理地将蔡文姬的性格特征和她归汉 的心理变化真实而生动地描写出来。剧本把长篇抒情诗《胡笳十八拍》 的创作与蔡文姬归汉极其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表明了文姬归汉 的过程就是创作《胡笳十八拍》的过程。这首长诗集中体现了蔡文姬的 思想和才智。同时,作者把蔡文姬思汉情感和对儿女的骨肉之情交融在 一起,把蔡文姬的命运与曹操的文治武功交糅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种 独特的戏剧冲突。剧本一开始蔡文姬独自一人,形容憔悴地在左贤王穹 庐的彩棚下徘徊。她时而兴奋,时而长吁短叹:“怎么办呢,到底是回 去,还是不回去。”这是文姬“考虑了三天”“须得作最后决定”。她是 一位饱经沧桑的女性。父亲蔡邕被司徒王允杀害,她嫁给河东卫仲道, 不足两年,丈夫死去。她又回到陈留,被胡人掳去,在南匈奴生活了12 年。如今,曹操遣人召她归汉,这是她多年的宿愿,虽得归故土,却又 别离骨肉。她的归汉与否更关系到两个民族关系的重大问题。文姬陷入 “哀乐两均”、“去住两情难俱陈”的巨大矛盾之中。可见,蔡文姬个人 命运的矛盾冲突构成了胡汉两民族间的矛盾冲突。作者这样安排,已经 给读者、观众造成了一个极为有力的悬念。但是这个冲突还远远不够。 剧作家又给文姬安排了新的矛盾。左贤王听信了周近的谎言“你要不把 蔡文姬送回汉朝,曹丞相的大兵一到,立地把你匈奴扫荡”。既感屈辱, 又感疑惧的左贤王不愿让文姬回去,又不准她带走一对儿女,否则灭掉 全家。这又给作品注入了新的更加扣人心弦的悬念,这样既推动了情节 的发展,又充分展示了戏剧人物的个性。在解决这些戏剧冲突时,尤其 对蔡文姬个人命运和心理描述上,剧作家摒弃了兵戎相见、你死我活的 矛盾冲突,而是以民族和睦为主题,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 团结的愿望。如文姬与曹操特使董祀相会时,董祀向文姬解释了曹操要 她回汉的真正意图,使躲在后面倾听两人谈话的左贤王终于解除了疑 虑,同意了妻子的选择。这场戏是关键所在,既描写了曹操这位军事家、 政治家不用武力、金钱召文姬回汉,而是为了广罗人才,让她从事“比 留在匈奴更有意义”的事业的雄才大略,同时,通过左贤王思想的转变 也勾勒出他开朗豁达、重友情的正义的性格特征。可是,文姬回汉后, 思想并没有轻松,民族感情与儿女情长的矛盾纠葛更加深刻地埋在心 底。剧本的第三幕是极为精彩的。在这里,郭沫若运用精湛的艺术技巧, 恰到好处地吸收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蔡文姬在亡父墓地,由 于丧父抛子而触发的感伤情怀。具体表现在三个动人心魄的不同场面: 一个是真实而生动地她远离故土后、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一个是思念 儿女的凄切场面;一个是夜深人静、她独自弹琴抒怀,与董祀相会,再 受启发的场面。这三个场面,十分深刻地反映了蔡文姬所经历的时代面 貌,歌颂了曹操,也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矛盾。最后,在曹操的努力 下,文姬遵左贤王的遗愿,与董祀结为夫妇。蔡文姬个人的矛盾得到解 决,曹操的文治武功获得胜利。郭沫若怀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发挥极大 的想象力,成功地塑造了蔡文姬、曹操、董祀和左贤王等栩栩如生的人 物群像,同时,作品几乎每一个场面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 受。
今日更新
-
艾芜 百炼成钢
[2019-09-24]
-
鲍昌 盲流
[2019-09-24]
-
白桦 啊!古老的航道
[2019-09-24]
-
白朗 为了幸福的明天
[2019-09-24]
-
蔡测海 母船
[2019-09-2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