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翼 宝葫芦的秘密
作者简介 张天翼(1906—1985),湖南湘乡人,现代小说家、儿
童文学作家。原名张元定,号一之。笔名尚有张无诤、铁池翰等。张天
翼的父亲是位开明知识分子,母亲亦能读会写,张天翼受双亲熏陶,自
幼年起读了大量的外国童话、中国古典小说以及林(琴南)译外国小说
和鸳鸯蝴蝶派作品。1922年开始尝试滑稽小说和侦探小说的写作,并
有短篇小说《新诗》发表。1924年读完中学后,张天翼入上海美术专
科学校学习绘画,还进过北京大学预科,皆因家境贫苦而辍学,先后当
过教师、记者、职员等,也饱尝失业的痛苦。192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
《三天半的梦》是作者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起点。此后10年左右时
间里,作家勤奋笔耕,出版了小说集《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蜜
蜂》、《反攻》、《移行》、《团圆》、《万仞约》、《追》、《春风》、《畸人集》、
《同乡们》、《速写三篇》; 中篇小说《清明时节》; 长篇小说《鬼土日
记》、《齿轮》、《一年》、《洋泾浜奇侠》、《在城市里》等。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张天翼又是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最早的作家之一。30年代开始,
著有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帝国主义的故事》(未完)以
及在此基础上改写的《金鸭帝国》(未完)。解放后,在忙于编辑刊物,
培养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同时,很大精力仍投放到儿童文学的创作上。从
1951年起曾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和童话《去看电影》、《罗文应的故
事》、《他们和我们》、《不动脑筋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剧本《蓉
生在家里》、《大灰狼》等。其中《罗文应的故事》曾于1954年获全国
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宝葫芦的秘密》于50年代至90年代
间多次再版,深受几代少年儿童的喜爱。以上作品曾结集出版,书名为
《给孩子们》。张天翼的许多作品还被翻译成俄、英、日、法、德、印地、
西班牙等诸种文字,在国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内容概要 作品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形式的。“我”叫王葆,是一 个生活在50年代的少先队员。小的时候,王葆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 故事,长大后有时还想起它来。一次做算术题,不知道怎样列式子,就 由“8”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宝贝可就省心了。”一个 星期日的上午,王葆去学校参加课外科学小组活动,同学们动手做电磁 起重机,王葆因漆包线绕得太松,受到组长苏鸣凤的批评,一气之下, 跑回家去。王葆还在想电磁起重机的事,但不知怎的却又想起了宝葫 芦,想着想着,打起瞌睡来,忽听有人叫他:“王葆,钓鱼去!”王葆来 到河边,钓起的竟是一个神奇的宝葫芦!宝葫芦要求王葆对此事绝对保 密,这样它便可以全心全意地给他谋幸福。一旦世界上有第二个人知道 宝葫芦的秘密,那它可就完蛋了。王葆答应了宝葫芦的要求,宝葫芦随 即给他变出一桶鱼来,乐得王葆直在草地上打滚。接着,宝葫芦又给他 变出了熏鱼、卤蛋、花生仁、苹果等,王葆饱餐了一顿。王葆还想让宝 葫芦给他的学校变一幢崭新的三层教学楼,宝葫芦没答应,说那样做会 露馅的,就等于白白毁了它。回家路上,王葆遇见了同学郑小登——班 上的大钓鱼家。郑小登对王葆能从河里钓出金鱼大惑不解,硬是拉着他 找姐姐“老大姐”评评理。结果,姐弟为此发生了争执,王葆夹在中间 十分尴尬。“老大姐”最后提出要到《科学画报》中寻找答案,王葆总 算找到了一个台阶,表示可以将他捐献给班级图书馆的那册《科学画 报》合订本给“老大姐”借回来。第二天,王葆去班上借《科学画报》, 一打听被萧泯生借走了,虽说下午就可以还,但还有五个同学都已预约 了。下午,萧泯生来还画报,刚把借条抽回,画报就不见了,同学们都 惊诧不已,王葆的书包却鼓出了一大块。王葆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脸 红一阵白一阵的。象棋比赛开始了,王葆的对手是郑小登。郑小登的 “马”很厉害,王葆心想非把它吃掉不可,这一想不要紧,嘴里顿时多 了一个硬梆梆的“马”,害得王葆趁同学们不注意赶紧捂着嘴往外跑。回 到家里,王葆竟有一种走错了门的感觉: 窗台上摆着一盆盆名贵的花 草,写字台上有金鱼缸、小花瓶,还有电磁起重机、陶器娃娃等。这些 东西有的是王葆心里想过的,有的只不过是他瞧着心里喜欢了那么一 下而已。可宝葫芦竟把它们全部给搬回来了。象棋下不成,那就找同学 打百分儿吧。可是也不行,刚发牌,就有人喊少牌了,王葆再一看自己 手中的牌,头几名王牌都在这儿,气得他只好把牌一扔,抽身走开。从 此,他慨叹道:“像我这号有特殊幸福的人,就很难和同学们玩到一块 儿了。”有时,王葆也夸宝葫芦思维敏捷。比如,他刚意识到该浇花了, 花盆就立刻水渌渌的,像刚淋过雨似的;每晚自习时,刚把书包打开, 还没来得及开动脑筋呢,作业就全部完成了。当然,王葆对此还不太习 惯,他与宝葫芦谈判,有些事请它别插手,可宝葫芦竟理直气壮地告诉 他:“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普通人的路,你想干什么都得自己去花 劳力,我一概不管;一条就是安安心心做我的主人,只要你一动念头就 成,全不用你费力。”说实在的,王葆还真不情愿放弃这第二条路。可 王葆渐渐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古怪了。比如:他心里一想起爸爸,就忽 然听见爸爸向他那儿走来,如果他心里一慌,爸爸就又踅了回去。王葆 越想越可怕:如果连爸爸都是宝葫芦变出来的假爸爸,那可就够悲哀的 了!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杨拴儿,过去手脚不干净,后来改好了。他比 王葆大许多,但却要认王葆为“师兄”。原来杨拴儿一直在注意着王葆 近来的成就,暗地里对王葆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以为王葆这些东西都是 偷来的,这显然是个误会。可宝葫芦也太能“上眼药”了:和杨拴儿一 起逛街,王葆瞅了一眼商店橱窗里的望远镜,自己手里就冒出了一副; 杨拴儿让他请客买包烟,手上就突然出现了一盒双喜牌香烟。搞得王葆 有口难辩。不知道是宝葫芦的魔力越练越强了,还是王葆的欲望越满足 就越涨高了,他家里又相继多出来天津产的自行车和上海产的五灯交 流收音播唱片两用机。这样一来不但杨拴儿怀疑他,就连奶奶、爸爸 (幸好妈妈出差没在家)也对他百般盘查,他只好推说是同学的,暂时 存放在这儿。王葆开始苦恼了:“越是亲密的人,我就越是得提心吊胆 地防着他。真让人没办法!”学校考数学了,宝葫芦给王葆变出一张答 卷,王葆看也没看,写上名字就交。这时,苏鸣凤的答卷不翼而飞,老 师一看王葆交的卷,那怪头怪脑的字竟是苏鸣凤的,这一回王葆在老师 同学面前可彻底丢了面子。他一口气跑到河边,把宝葫芦扔回河中。可 宝葫芦好像碰上了顶头风似的,在空中划了个半圆,又回到王葆手中, 于是王葆用刀劈它、用火烧它,都无济于事。王葆急得哭了起来,哭着 哭着,他想起了当初与宝葫芦签订的攻守同盟。对!只有把这个秘密全 部公开,才能彻底与宝葫芦决裂。王葆快步来到学校的教导处,刚好老 师和爸爸都在那儿,大家都在猜疑不解,王葆便当着众人的面,从兜儿 里掏出那个秘密的宝葫芦,向大家源源本本地讲出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王葆从此就好像放下了一副几百斤重的担子似的,感觉好松快啊!下一 步他在想如何退赔由宝葫芦搬来的那些物品,只听奶奶埋怨道:“醒一 醒吧,看你睡了多久了!”王葆打了个呵欠,才知道自己是做了一个梦。 不过,他也确实从这梦中得到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呵。
作品鉴赏 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是一部优秀的儿童 文学作品。它描写的是一个名叫王葆的少年,幻想坐享其成,渴望有个 “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宝葫芦能够给他带来幸福。王葆终于如愿以偿了, 但宝葫芦带给他的却是一连串的麻烦与苦恼。事实教育了王葆,最后他 毅然抛弃了那个曾经使他梦寐以求的宝葫芦。作家通过王葆思想斗争 和转变过程,颇有说服力地批判了存在于少年儿童当中的好逸恶劳、不 劳而获的懒汉思想,说明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必须用自己的双手来创 造。作家非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富有风趣地把“劳动创造幸福”这 样一个重大主题,表现得深入浅出,虽然写的是一篇童话,在生活中未 必若有其事,然而在数以千万计的少年儿童中,类似的思想却是相当普 遍的。因而,作品不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 义。儿童文学作品本身是一种艺术,它教育儿童绝非以谆谆教诲为能 事,而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谈笑自若的方式去譬喻、劝告或讽刺, 让小读者在兴趣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通过故事本身来辨明是非美丑。 《宝葫芦的秘密》的妙处恰在这里。它不仅具备了一般童话体裁所应有 的特点,而且能够紧紧地抓住儿童的心理进行透彻的分析,并将丰富的 幻想和离奇的情节表现得很有艺术感染力。作家先让小主人公王葆真 的得到了他所念念不忘的宝葫芦,而且,宝葫芦真的大显神通,使王葆 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这不仅令小主人公王葆高兴,就是它的小读者们也 为王葆的高兴而高兴。莫非这就是幸福吧?可是作品的回答却是:“不!” 这当然出乎王葆的意料之外,就连小读者们大概也始料不及。随着情节 的发展,王葆渐渐失去了自由,成为宝葫芦的奴隶,不仅如此,宝葫芦 还把他弄得狼狈万分,时常陷入尴尬境地。王葆开始尝到丧失生活主动 权的滋味,开始认识到富有“魔力”的宝葫芦不是什么“宝贝”,而是 地地道道的“害人精”。最后下决心与之决裂。作家通过王葆对宝葫芦 从希望到怀疑,从厌烦到憎恶的情感变化过程,细腻地表现了王葆的心 理活动。至此,小读者们恍然大悟。由羡慕王葆的传奇经历,转而称赞 王葆的决心和行动了。《宝葫芦的秘密》所表现出的深刻、透彻、含蓄 等特点,源于作家对儿童文学特性精辟的理解和精确的把握。在谈到为 儿童文学写作时,张天翼同志曾指出:“(一)要让孩子们看了能够得 到一些益处,例如使孩子们能在思想方面和情操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和 教育,在他们的行为和习惯方面或是性格品质的发展和形成方面受到 好的影响和教育,等等。这是为孩子们写东西的目的。(二)要让孩子 们爱看,看得进,能够领会。写作时候的一切问题、困难,都是为了要 办好这两件事才发生的。写作时候的一切劳动、苦功,以至艺术上的考 究,技巧上的考究等等,也都是为这两件事服务的。除开这两件事—— 两个标准以外,老实说,我就不去考虑了。”(《 〈给孩子们〉序》)同 张天翼的其他儿童文学作品一样,《宝葫芦的秘密》的语言是新鲜的、生 动的、简练的,叙述中处处闪烁出作家的机智和风趣,充满了幽默感。 这里,不仅对小主人公王葆的性格和心理有细腻的刻画,就是写拟人化 的宝葫芦、金鱼、螺狮等也能描写出它们所独有的特征,使之栩栩如生。 这是与作家缜密敏锐的观察能力,高度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技巧分不开 的。总之,《宝葫芦的秘密》在表现时代,使童话创作与现实生活相结 合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不失为儿童文学园地里一朵长开不败、绚丽 夺目的鲜花。
内容概要 作品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形式的。“我”叫王葆,是一 个生活在50年代的少先队员。小的时候,王葆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 故事,长大后有时还想起它来。一次做算术题,不知道怎样列式子,就 由“8”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宝贝可就省心了。”一个 星期日的上午,王葆去学校参加课外科学小组活动,同学们动手做电磁 起重机,王葆因漆包线绕得太松,受到组长苏鸣凤的批评,一气之下, 跑回家去。王葆还在想电磁起重机的事,但不知怎的却又想起了宝葫 芦,想着想着,打起瞌睡来,忽听有人叫他:“王葆,钓鱼去!”王葆来 到河边,钓起的竟是一个神奇的宝葫芦!宝葫芦要求王葆对此事绝对保 密,这样它便可以全心全意地给他谋幸福。一旦世界上有第二个人知道 宝葫芦的秘密,那它可就完蛋了。王葆答应了宝葫芦的要求,宝葫芦随 即给他变出一桶鱼来,乐得王葆直在草地上打滚。接着,宝葫芦又给他 变出了熏鱼、卤蛋、花生仁、苹果等,王葆饱餐了一顿。王葆还想让宝 葫芦给他的学校变一幢崭新的三层教学楼,宝葫芦没答应,说那样做会 露馅的,就等于白白毁了它。回家路上,王葆遇见了同学郑小登——班 上的大钓鱼家。郑小登对王葆能从河里钓出金鱼大惑不解,硬是拉着他 找姐姐“老大姐”评评理。结果,姐弟为此发生了争执,王葆夹在中间 十分尴尬。“老大姐”最后提出要到《科学画报》中寻找答案,王葆总 算找到了一个台阶,表示可以将他捐献给班级图书馆的那册《科学画 报》合订本给“老大姐”借回来。第二天,王葆去班上借《科学画报》, 一打听被萧泯生借走了,虽说下午就可以还,但还有五个同学都已预约 了。下午,萧泯生来还画报,刚把借条抽回,画报就不见了,同学们都 惊诧不已,王葆的书包却鼓出了一大块。王葆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脸 红一阵白一阵的。象棋比赛开始了,王葆的对手是郑小登。郑小登的 “马”很厉害,王葆心想非把它吃掉不可,这一想不要紧,嘴里顿时多 了一个硬梆梆的“马”,害得王葆趁同学们不注意赶紧捂着嘴往外跑。回 到家里,王葆竟有一种走错了门的感觉: 窗台上摆着一盆盆名贵的花 草,写字台上有金鱼缸、小花瓶,还有电磁起重机、陶器娃娃等。这些 东西有的是王葆心里想过的,有的只不过是他瞧着心里喜欢了那么一 下而已。可宝葫芦竟把它们全部给搬回来了。象棋下不成,那就找同学 打百分儿吧。可是也不行,刚发牌,就有人喊少牌了,王葆再一看自己 手中的牌,头几名王牌都在这儿,气得他只好把牌一扔,抽身走开。从 此,他慨叹道:“像我这号有特殊幸福的人,就很难和同学们玩到一块 儿了。”有时,王葆也夸宝葫芦思维敏捷。比如,他刚意识到该浇花了, 花盆就立刻水渌渌的,像刚淋过雨似的;每晚自习时,刚把书包打开, 还没来得及开动脑筋呢,作业就全部完成了。当然,王葆对此还不太习 惯,他与宝葫芦谈判,有些事请它别插手,可宝葫芦竟理直气壮地告诉 他:“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普通人的路,你想干什么都得自己去花 劳力,我一概不管;一条就是安安心心做我的主人,只要你一动念头就 成,全不用你费力。”说实在的,王葆还真不情愿放弃这第二条路。可 王葆渐渐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古怪了。比如:他心里一想起爸爸,就忽 然听见爸爸向他那儿走来,如果他心里一慌,爸爸就又踅了回去。王葆 越想越可怕:如果连爸爸都是宝葫芦变出来的假爸爸,那可就够悲哀的 了!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杨拴儿,过去手脚不干净,后来改好了。他比 王葆大许多,但却要认王葆为“师兄”。原来杨拴儿一直在注意着王葆 近来的成就,暗地里对王葆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以为王葆这些东西都是 偷来的,这显然是个误会。可宝葫芦也太能“上眼药”了:和杨拴儿一 起逛街,王葆瞅了一眼商店橱窗里的望远镜,自己手里就冒出了一副; 杨拴儿让他请客买包烟,手上就突然出现了一盒双喜牌香烟。搞得王葆 有口难辩。不知道是宝葫芦的魔力越练越强了,还是王葆的欲望越满足 就越涨高了,他家里又相继多出来天津产的自行车和上海产的五灯交 流收音播唱片两用机。这样一来不但杨拴儿怀疑他,就连奶奶、爸爸 (幸好妈妈出差没在家)也对他百般盘查,他只好推说是同学的,暂时 存放在这儿。王葆开始苦恼了:“越是亲密的人,我就越是得提心吊胆 地防着他。真让人没办法!”学校考数学了,宝葫芦给王葆变出一张答 卷,王葆看也没看,写上名字就交。这时,苏鸣凤的答卷不翼而飞,老 师一看王葆交的卷,那怪头怪脑的字竟是苏鸣凤的,这一回王葆在老师 同学面前可彻底丢了面子。他一口气跑到河边,把宝葫芦扔回河中。可 宝葫芦好像碰上了顶头风似的,在空中划了个半圆,又回到王葆手中, 于是王葆用刀劈它、用火烧它,都无济于事。王葆急得哭了起来,哭着 哭着,他想起了当初与宝葫芦签订的攻守同盟。对!只有把这个秘密全 部公开,才能彻底与宝葫芦决裂。王葆快步来到学校的教导处,刚好老 师和爸爸都在那儿,大家都在猜疑不解,王葆便当着众人的面,从兜儿 里掏出那个秘密的宝葫芦,向大家源源本本地讲出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王葆从此就好像放下了一副几百斤重的担子似的,感觉好松快啊!下一 步他在想如何退赔由宝葫芦搬来的那些物品,只听奶奶埋怨道:“醒一 醒吧,看你睡了多久了!”王葆打了个呵欠,才知道自己是做了一个梦。 不过,他也确实从这梦中得到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呵。
作品鉴赏 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是一部优秀的儿童 文学作品。它描写的是一个名叫王葆的少年,幻想坐享其成,渴望有个 “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宝葫芦能够给他带来幸福。王葆终于如愿以偿了, 但宝葫芦带给他的却是一连串的麻烦与苦恼。事实教育了王葆,最后他 毅然抛弃了那个曾经使他梦寐以求的宝葫芦。作家通过王葆思想斗争 和转变过程,颇有说服力地批判了存在于少年儿童当中的好逸恶劳、不 劳而获的懒汉思想,说明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必须用自己的双手来创 造。作家非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富有风趣地把“劳动创造幸福”这 样一个重大主题,表现得深入浅出,虽然写的是一篇童话,在生活中未 必若有其事,然而在数以千万计的少年儿童中,类似的思想却是相当普 遍的。因而,作品不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 义。儿童文学作品本身是一种艺术,它教育儿童绝非以谆谆教诲为能 事,而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谈笑自若的方式去譬喻、劝告或讽刺, 让小读者在兴趣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通过故事本身来辨明是非美丑。 《宝葫芦的秘密》的妙处恰在这里。它不仅具备了一般童话体裁所应有 的特点,而且能够紧紧地抓住儿童的心理进行透彻的分析,并将丰富的 幻想和离奇的情节表现得很有艺术感染力。作家先让小主人公王葆真 的得到了他所念念不忘的宝葫芦,而且,宝葫芦真的大显神通,使王葆 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这不仅令小主人公王葆高兴,就是它的小读者们也 为王葆的高兴而高兴。莫非这就是幸福吧?可是作品的回答却是:“不!” 这当然出乎王葆的意料之外,就连小读者们大概也始料不及。随着情节 的发展,王葆渐渐失去了自由,成为宝葫芦的奴隶,不仅如此,宝葫芦 还把他弄得狼狈万分,时常陷入尴尬境地。王葆开始尝到丧失生活主动 权的滋味,开始认识到富有“魔力”的宝葫芦不是什么“宝贝”,而是 地地道道的“害人精”。最后下决心与之决裂。作家通过王葆对宝葫芦 从希望到怀疑,从厌烦到憎恶的情感变化过程,细腻地表现了王葆的心 理活动。至此,小读者们恍然大悟。由羡慕王葆的传奇经历,转而称赞 王葆的决心和行动了。《宝葫芦的秘密》所表现出的深刻、透彻、含蓄 等特点,源于作家对儿童文学特性精辟的理解和精确的把握。在谈到为 儿童文学写作时,张天翼同志曾指出:“(一)要让孩子们看了能够得 到一些益处,例如使孩子们能在思想方面和情操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和 教育,在他们的行为和习惯方面或是性格品质的发展和形成方面受到 好的影响和教育,等等。这是为孩子们写东西的目的。(二)要让孩子 们爱看,看得进,能够领会。写作时候的一切问题、困难,都是为了要 办好这两件事才发生的。写作时候的一切劳动、苦功,以至艺术上的考 究,技巧上的考究等等,也都是为这两件事服务的。除开这两件事—— 两个标准以外,老实说,我就不去考虑了。”(《 〈给孩子们〉序》)同 张天翼的其他儿童文学作品一样,《宝葫芦的秘密》的语言是新鲜的、生 动的、简练的,叙述中处处闪烁出作家的机智和风趣,充满了幽默感。 这里,不仅对小主人公王葆的性格和心理有细腻的刻画,就是写拟人化 的宝葫芦、金鱼、螺狮等也能描写出它们所独有的特征,使之栩栩如生。 这是与作家缜密敏锐的观察能力,高度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技巧分不开 的。总之,《宝葫芦的秘密》在表现时代,使童话创作与现实生活相结 合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不失为儿童文学园地里一朵长开不败、绚丽 夺目的鲜花。
今日更新
-
艾芜 百炼成钢
[2019-09-24]
-
鲍昌 盲流
[2019-09-24]
-
白桦 啊!古老的航道
[2019-09-24]
-
白朗 为了幸福的明天
[2019-09-24]
-
蔡测海 母船
[2019-09-2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