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鼓声》赏析二

2023-03-15 可可诗词网-散文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萧乾《鼓声》原文

    萧乾《鼓声》赏析一

    人老了,总会想起许多往事,而往事总是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如果能有一根线索把它们串连起来,就能串成一篇文章。《鼓声》就是这样一篇文章。这是萧乾七十岁以后写的,文章里的有些材料后来又收进他的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中。

说起“鼓”,给人的感觉总是兴奋的居多,如“鼓励”、“鼓动”、“鼓舞”、“鼓吹”等等,然而在兴奋之后,我们也会发现,还是冷静的时候人比较清醒,也不会有什么失误。而喧天的鼓声一响,人就容易糊涂了。以至于到了晚年再回忆这一连串的鼓声时,不禁感慨万分。所以这样的文章,年纪大的人读起来才有味。

我所说的“有味”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生动。你看他回忆的几件与鼓声有关的事,一件件都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即使是“闭上眼睛使劲回忆”的关于孩提时代拨浪鼓的事,也与我们自己的经历相似,极易引发我们自己对童年的记忆。尽管他摇的是杏黄色的拨浪鼓,而我们童年摇的是另一种颜色或式样的,总之,是他的回忆和描述把我们引入他的以及我们自己快要淡忘了的世界。

二是联想。你看他从童年时代北京走街串巷收旧货的“打鼓儿的”写起,一直写到“文革”浩劫中的被迫出售家中旧货。差不多神情,差不多的语气,差不多的情境,作者也有差不多的感伤与无奈。如果说是鼓声引发了他一连串的遐想,这是文章的一根主线;那么关于卖旧货的“打鼓儿的”联想,则是主线中的一根支线。这根支线,也能引发读者类似的回忆:因时势、因家贫而不得不出售家中的珍藏,在这些年的折腾中,谁没有相似的经历?

三是变易。这篇文章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作者对鼓声在感觉上的变易:从孩提时愉快的拨浪鼓声,到收旧货人的打鼓声,乃至母亲去世时听到和尚“放焰口”的悲凉的鼓声——这是一变,由喜而悲。而1949年建国时北京城到处锣鼓喧天之声和在湖南岳阳乡间参加土改,农民喜庆土地还家的鼓声——这是二变,由悲转喜,而且是举国欢腾的大喜。想不到,到了十年浩劫时期,这鼓声竟然变成了一种威胁,鼓声敲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家庭离散,母子生离死别的惨景——这是三变,又由喜而悲。文章写到1981年为止,如果继续写下去,则不知又有多少变易。

写回忆性质的文章,最怕的是打开了回忆的闸门,思绪就像水一样哗哗地流,再也收不住了,越想越多,越写越长,什么都不愿舍弃,因为这些都是自己“独得之秘”,是个人的“宝藏”。结果当然是拖沓冗长,令读者生厌。萧乾是新闻记者出身,下笔时当然首先要考虑读者对象的需要和心理,更加明白自己笔下的繁简和轻重。如对于母亲去世的回忆,他完全可以写成一篇长文章,因为他是一个“遗腹子”。他在回忆录中说:“每个孩子都有爸爸,可我只有位寡妇妈。……原来在我呱呱落地一个月前,我爹就撇下我们娘儿俩走啦。”真可谓“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而当他的母亲去世时,这种悲哀当然是永远忘不掉的。但是,这一份材料,放在“鼓声”中,却如此简洁,一百多字就交代完了,但每一句每一字都沉重之极,尤其是最后一句:“多年来,鼓声给我带来的是棺材、和尚和死亡的影子。”真像是鼓点子,一声声打在人的心上。

谁都知道,文章写得散漫,是一种毛病;而文章写得简洁,则是一种艺术。萧乾是深知这一种艺术的散文家。他的这篇《鼓声》,波澜起伏,极尽变化之能事,犹如一位高明的鼓手,在鼓槌的轻重徐疾之间,向我们倾诉了人间的喜怒哀乐和不尽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