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桑《京口漫笔》赏析

2024-11-14 可可诗词网-散文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岑桑《京口漫笔》原文


   《京口漫笔》是一篇借景抒情、寓意深刻的游记散文。江苏镇江的北固山、金山和焦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吟诗作画,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传说,铭记着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忧喜。本文作者以镇江一日在北固山、金山和焦山三个景点的游历起笔,配以丰富的历史故事,渐次展开“古迹游”,“古代传说”和“近代史回顾”几个层次的叙写,语气平易,有声有色。在对美色美景的观赏、品味中,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深刻揭露了侵略者、卖国者的丑恶嘴脸。

作品写景生动,描写细致,富于立体感、现场感,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游镇江三山,感碑石的传说,颂爱国主义,其中篇幅最重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碑石的传说。在这篇3000多字的游记散文里,作者借镇江游历之所见,忆故地流连之沧桑。因物叙怀,借景抒情,激情洋溢地赞颂了近代史上英勇抵御外侮的军民,无情地鞭挞了侵略者的贪婪和卖国求荣者的无耻。

在《京口漫笔》中,虚实相间、古今对应的手法很见功力。在不断地比照中,文章妙趣横生,并充满智慧感和节奏感。文章开头部分,作者以极简略的语言交代了镇江的地理位置、史实沿革。又以极富形象感的笔触描绘了镇江著名的“北固山”、“金山”和“焦山”三景,成功地表现它们的“各有特色”:“北固英挺昂藏”,“气势凛然”;“金山胜在绮丽诡奇”;“焦山”以“端庄俊秀见长”。此为实。接下来,以“谈谈那些赝品和胡诌,也是一趣”起头,开始“务虚”。这一实一虚,使文势起伏,趣味频增。在这里,作者依次写了“狠石”、“冷泉”、“双麟冢”,一笔带过了“相婿楼”、“孙夫人梳妆楼”、“试剑石”、“跑马涧”等“无中生有、穿凿附会的东西”。然后,笔锋一转,重新回到了“实”:对美好江山的描绘,对某些历史遗迹的揣度。继而由今到古,重写近代史上那气壮山河的镇江保卫战。于是,我们仿佛从一块碑石的弹痕上,看到了“镇江守将海龄旗下的一千多兵卒”与“拥有七八十艘兵舰和压倒优势的火力装备的一万五千余英国海盗”所进行的激烈搏杀,听到了那隆隆的炮声和震天的呐喊,甚至可以嗅出呛人的火药味儿!这块小小的碑石,留给人们的实在太多太多,因为它是真的。所以,在文章即将结束时,作者又重复了这个“实”,“禁不住把那碑石之上的千真万确的弹痕摩挲再三”,这“千真万确”几个字用得是何等有力!

文章的细节描述很有特色,而从细节开始至细节收束的行文方式,形象生动,意蕴深厚地展示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比较突出的一个细节就是焦山定慧寺山门墙上嵌着的那块碑石,确切地说,是这块碑石上的弹痕。文章对这块“黑油油的碑石”作了细致的描绘:“中弹的地方脱了一大块,作花瓣形向四面散开”。这块“弹痕累累的碑石”,似乎在哭诉,在演说,在向今天的游人们叙说着一个个让人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字里行间,作品明确表达了这样一个题旨:对侵略者、卖国者丑行的愤恨、鄙视,对英勇抵御外侮的兵卒、百姓的敬仰、歌颂。其实,客观的景物是固定的,虽历经沧桑,但其变化不会很大,倒是由于人的性格、感情、心境不同,对其感受也会有所不同。长江的水在关羽看来是英雄的血,红醉霜林在莺莺看来却是离人的泪。到镇江访古寻幽的作者,从一块碑石上的弹痕,联想到一个世纪前鸦片战争的镇江之役,那激烈的枪炮声与呛人的火药味似乎就在眼前,引发万千感慨。因此,作者如此在细节描述上不吝篇幅,自有其道理。

《京口漫笔》,很浪漫,也很写实,它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英雄主义的震撼。

      
张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