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石头记》赏析

2018-09-14 可可诗词网-散文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蒋勋《石头记》原文

         对于具有浪漫情怀的艺术家来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意味的,大至宇宙天空,小至一片树叶、一块石头,都是濡满感情的象征物。台湾作家蒋勋是一位具有浓厚的浪漫情调和唯美气质的艺术家,大自然的波光敛影,人世间的沧桑折痕,都会在他敏感的心灵激荡起涟漪。也多亏了他的敏感与多情,我们才有可能读到他那至情至美的散文篇章。《石头记》虽然是一篇散文小品,但作者却在有限的篇幅中囊括了无限的时空。

一块斑剥鬼奇、布满了皱纹的石头是作者的收藏品。石头上盘根错结的线条令他回想起这块石头的来历。多年前去海边旅行时带回来的这块石头,正是在荒凉野悍的环境中生长、长年遭海浪冲击锤打的伤痕累累的石头。然而,就在这尖锐丑怪、被蚀成空洞的褴褛斑驳的石头上,作者却悟到了一种人生哲理,发现了一种来自不易的美。“古人欣赏奇磔虬劲的奇木奇石,大概是因为那奇磔虬劲中隐藏透露着生命奋斗的痕迹吧! 当那挣扎求活的伤痛过去,那挣扎求活的姿态却成了使人歌赞的对象。后人把玩、浏览、细细抚爱、那使人歌赞的纹痕之美,何人还记得来自于心痛如绞的伤痛呢?”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为了造就这“奇险”两字,是需要付出痛苦且巨大的代价。恰如那块石头,是在澎轰的大浪永不歇止的冲击下才形成的。那苍辣虬老的皱纹,正是惊涛骇浪拍岸而起的结果。

波浪永不停歇地拍击着岩石,岩石在承受痛苦的同时逐渐变得奇美。波浪为了造就岩石的美而全力以赴、锲而不舍,像一位忠诚不渝的情人。而岩石却以沉默、固执的态度迎接波浪的咆哮、暴怒、不息止的纠缠之爱。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爱。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海浪与岩石之间那种爱与被爱的关系。由大自然的运动形式联想到生命的过程,作者把生命与自然时而拉近,时而推远。海浪运动在石头上印下的痕迹,一方面是大自然运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象征着生命的爱与恨留下的伤痕的印记。作者以《石头记》为题,自然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红楼梦》,所以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不失时机地提到了又名《石头记》的《红楼梦》,从而使自己收藏的石头也获得了深一层的含义。“一切人世的繁华幻灭,从头说起,不过是洪荒中一颗饱历沧桑的顽石罢。”既然人生如石头,既有丑怪苦涩,也有细致婉转,那么无论是繁华还是幻灭,是爱还是恨,它们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都值得看重。

《石头记》虽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小品,但作者却给那小小的石头赋予了大千世界的丰富内涵。他以浪漫的情怀对一切人世可眷恋的美好之物,即使是经过痛苦的磨难而烙下伤痕的顽石也予以赞美与肯定。在他看来,只有历经沧桑的事物,才更具动人心魄的美,因为它带有生命奋斗的痕迹,奋斗的创伤未尝不是一种美,而且这种美更别具一格、更值得珍视。这是作者达观洒脱的人生观的体现。

蒋勋是一位学艺术出身的作家,又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因而他有极好的艺术感觉。艺术的感性与深沉的思考揉合在一起,他所营造的世界既匀婷舒展,又细腻婉约,有时如明月清风,有时如波澜壮阔。他是敏感而多情的,但那是一种不粘滞的、洒脱的有情,如他并不为石头上的伤痕多愁善感,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同样有价值、值得敬重美好之物。在他明媚、灵秀且清丽的文字表达下,生活的、艺术的、思想的内涵完美地融合,从而形成了一个真善美统一的境界。(施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