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朔《印度情思》赏析
杨朔《印度情思》原文
人们爱读散文,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在这里可以看见五光十色的世界,领略思想感情的迥流。短暂的阅读,获得的是知识、哲理和美感。能达到晋代文学家陆机所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文赋》)水准的,则更是优秀散文了。
读毕杨朔的散文《印度情思》受益非浅。它以精美、饱含感情的文字,使读者完全理解了他何以对曾访问过的印度情思绵延,同时,也勾起了对那片神奇土地的向往。
这样一篇密集着动物、植物、景物、人物和传说的文章,要是由著名的小品散文家秦牧来写,将会有一番海阔天空、恣肆汪洋的挥洒,但落在杨朔这位“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东风第一枝·跋》)的作家笔下,便是另一番风光了。
如何使一篇本以客观记述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不至过于平实,缺乏诗意,这是一个难题。杨朔的处理方法是:从虚入手,以虚带实。在天上,“我”是“迷迷糊糊”、“恍惚”的,以至担心飞机撞碎星星;落地时,也是“飘然”而至。虽然人穿过了幻景,但“幻景”心态已经造成了诗一般朦胧空灵的氛围,使下文实实在在的文字,都染上了神奇色彩,兼以印度确实是“好一个新奇的去处”,“最能引起人的美妙的幻想”,这就为“诗化”散文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文章结构布局上的妙处,还在于其清疏之美。尽管见闻驳杂,涉笔甚广,从自然到风俗,从宗教到艺术,从传统到古迹,林林总总,作者却能举重若轻,删繁就简,做到杂而不乱,广而不漫。例如:他抓住孔雀、小鸟、松鼠、猴子之趣,便写出自然风光的奇丽;抓住“三河女神”、“神鸢”的传说,“柯特”高塔、古城石窟壁画、凯拉萨神宫,以及有关“鲁万纳国王”故事的石刻等,写出了印度生活中浓厚的宗教习俗和气息,等等。应该说,作者的见闻肯定远不止这些,但他紧紧围绕着主旨去选材和布局,将那些同主旨——“到处是诗意,是哲理,是神话”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繁枝密叶”尽皆删削,留下的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精粹材料。因此使人读来充实而不啰嗦,量多而不重复,想象的余地又很充裕。
在文章的过渡转承技巧方面,杨朔历来得心应手。他这种被称道为“转弯艺术”的长处,在《印度情思》中同样有上乘显示。大而言之,即从几个大的部分看,天上、地面以幻景相连,天衣无缝;而“幻想”来自于其“新奇”,于是,一个设问句“难道这不新奇么?” 承上启下,自然妥贴地开辟了描绘琳琅满目新奇景物的下一大段。当文章转入对神话的描写时,承接的句子是“在这样又古老又新奇的国度里,神话积累自然特别丰厚”,顺势而下,痕迹不露。这一部分完了时,又用涂上神话色彩的“宗教里也会含着人生哲理”接续它,随后展开了对哲理的描述。在突出了哲理中的理想成分后,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是以“印度人民真实的生活可远不像理想的那样美好” 承接的。全文由此及彼,逐层铺开,熨贴平妥,顺畅舒适。小而言之,像从“黑夜蝙蝠” 转入“清晨”孔雀,是为反接;从一只孔雀转入“孔雀之乡”,是为顺接;从大象的“乖觉得很” 转入“乖觉的事儿还多着呢”,是为扩大而接……出色的过渡,几乎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杨朔的散文常爱“卒章显志”,不管写什么,总是把它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总是喜欢在文末和盘托出自己的见解。《印度情思》篇尾,作者把自己对这古老美好国度的眷念和依恋,与对印度人民其时之贫困的遗憾,以及对他们美好未来的坚信交织起来,使对印度的情思,不只是一种旅游者的猎奇回忆,而是充满同情和了解的朋友之情,从而使文章显得结实、深沉,更为扣人心弦。
文字的朴实清澈而又准确传神,句式的变化多端,风格的清新明丽,都显而易见,无需赘言了。
(金志华)
-
茅盾《雷雨前》赏析二
[2018-10-19]
-
许地山《落花生》赏析二
[2018-10-19]
-
西西《看画——《胡子有脸》代序》赏析
[2018-10-19]
-
宗璞《哭小弟》赏析
[2018-10-19]
-
邓拓《可贵的山茶花》赏析
[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