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蠡《谶》赏析

2018-09-27 可可诗词网-散文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陆蠡《谶》原文

    编者注: 
① fortuneteller:英文,算命的人。

陆蠡的《谶》观察精到细致,描写逼真传神,是一篇禁得起细细咀嚼和回味的散文诗佳作。

什么是“谶”?“谶”是“迷信的人指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现代汉语词典》)既然“谶”和“迷信”分不开,那些具有科学和理性头脑的作家自然会投之以批判的眼光,可是《谶》偏偏不是这样,全文洋溢着一片浓郁的真挚的情思。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值得认真探索一番。

原来,历史上有些迷信现象只能从社会深层次中去寻找原因。在社会动荡或个人生活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不少弱者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免不了会产生忐忑不安、多方揣测、自譬自慰等心态,陆蠡生长于浙东偏僻山区,他关心、同情广大农民和弱者,散文诗《谶》犹如一支精致的洞箫,把弱者心底的奥秘吹奏得如呜如咽,如泣如诉,这自然不失为一次成功的艺术探索。试看作品中描述姊姊绣鞋的故事,着笔不多而启人遐想,她花了很多工夫绣鞋,不正是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邻人的称赞中,你难道不会联想到无数为置办嫁妆而比赛手艺的农村女子的面容?姊姊自知失口的那句“谶语”,不正流露了她对前途缺乏信心的无奈和忧虑?推而广之,这又何尝不是广大农村弱女子的写照?一旦那双鞋子交到作者手上,万千思绪袭上心头,可是作者遵循散文诗简洁含蓄的艺术特性,不像小说家那样尽情铺陈开去,而只是相当克制地写道:“所以说话总要留心啊!”便结束了这个不幸的凄惨的故事。凡此种种,人们读后真是欲罢不能,低回不已。

散文诗创作非常讲究语言,《谶》在这方面也非常突出。试看第一段,劈面就是这样一句:“曾有人惦记着远方的行客,痴情地凝望着天际的云霞。”删弃了不必要的背景和过程,一下子就突出了闺中人翘首想念远方游子的脸庞,接着作者选择了一连串的“为”字短句:“看它幻作为舟,为车,为骑,为舆,为桥梁,为栈道,为平原,为崇岭……”旅途之遥,景色之多,尽收眼底。然后是一连串的“何处”句,语气稍见舒徐,心情则更趋热烈:“私心嘱咐着何处可以投宿,何处可以登游,……”正当读者油然共鸣之际,冷不防天色突变,作者笔下又涌出了一批“为”字短句:“为闪电,为雷霆,为风暴,……”这些和前头的“为”字句形式相同而实质迥异。请看,如此排比复沓、长短交叉、骈散结合的句式,既多姿多彩又丝丝入扣,谁读了能不惊奇叹服!

《谶》在结构上颇有特色。全文由几个相对独立的画面和片断组成,步步递进,层层渲染。快结束时则“由彼及己”,把自己也摆了进去,向读者敞开了真诚的心扉,丝毫没有那种说教的高人(包括弱者)一等的架势。最后向大众托出了一个美好的祝愿:“让‘谶’成于既往,愿来日平安罢。”给读者留下了不尽的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