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醒
【出典】 见“渔父”条。
【释义】 独醒,指对政治形势独具只眼,认识清醒。屈原被放逐,自称由于“独清”、“独醒”之故。后世用作咏直臣不同流合污的典故。
【例句】 ①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李颀《渔父歌》1338)这里用《渔父》文意以切咏渔父。②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杜甫《醉歌行》2257)这里化用《渔父》语意,自陈惜别的心情。③独醒时所嫉,群小谤能深。(杜甫《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2586)这里以屈原比拟受诬的裴南部。 ④鄱阳中酒地,楚老独醒年。(顾况《送韦秀才赴举》2954)这里以屈原自喻。⑤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柳宗元《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3932)这里用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语,以“独醒者”自指,表明自己“离觞不醉”,同时暗喻自己因不同流合污而遭贬。⑥众听喜巴唱,独醒愁楚颜。(孟郊《退居》4190)这里以屈原自喻。⑦展禽任三黜,灵均长独醒。(白居易《和思归乐》4681)这里用屈原(灵均)因正直不妥协而被流放比拟元稹遭贬,意在称美。⑧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独醒人。(杜牧《赠渔父》5999)这里用《渔父》语意,以切咏渔父。⑨孤醒立众醉,古道何由昌。(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6578)这里以“孤醒”赞李虞,暗含对他不遇于时的同情。⑩未必独醒人,便是不饮者。(曹邺《对酒》6878)这里说独醒人未必不饮,从侧面回护爱酒之癖。(11)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于武陵《山上树》6890)这里以“独醒人”比喻山上树,表示对树的赞美,亦含有借树以表达自己情趣的意思。(12)如逢渔父问,未是独醒人。(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题》其二十8192)这里以屈原衬托自己的遭遇。(13)樵子逗烟墅,渔翁宿沙汀。主人非楚客,莫谩讥独醒。(皎然《奉酬李中丞洪湖州西亭即事见寄兼呈吴冯处士时中丞量移湖州长史》9186)李中丞量移湖州长史。量移为遭贬后遇赦迁往距京城较近的地区为官。作者酬和李氏,用屈原遭贬遂遇渔父事衬托李氏的遭遇,谓李氏遇赦,情况有别于屈原。
【释义】 独醒,指对政治形势独具只眼,认识清醒。屈原被放逐,自称由于“独清”、“独醒”之故。后世用作咏直臣不同流合污的典故。
【例句】 ①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李颀《渔父歌》1338)这里用《渔父》文意以切咏渔父。②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杜甫《醉歌行》2257)这里化用《渔父》语意,自陈惜别的心情。③独醒时所嫉,群小谤能深。(杜甫《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2586)这里以屈原比拟受诬的裴南部。 ④鄱阳中酒地,楚老独醒年。(顾况《送韦秀才赴举》2954)这里以屈原自喻。⑤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柳宗元《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3932)这里用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语,以“独醒者”自指,表明自己“离觞不醉”,同时暗喻自己因不同流合污而遭贬。⑥众听喜巴唱,独醒愁楚颜。(孟郊《退居》4190)这里以屈原自喻。⑦展禽任三黜,灵均长独醒。(白居易《和思归乐》4681)这里用屈原(灵均)因正直不妥协而被流放比拟元稹遭贬,意在称美。⑧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独醒人。(杜牧《赠渔父》5999)这里用《渔父》语意,以切咏渔父。⑨孤醒立众醉,古道何由昌。(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6578)这里以“孤醒”赞李虞,暗含对他不遇于时的同情。⑩未必独醒人,便是不饮者。(曹邺《对酒》6878)这里说独醒人未必不饮,从侧面回护爱酒之癖。(11)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于武陵《山上树》6890)这里以“独醒人”比喻山上树,表示对树的赞美,亦含有借树以表达自己情趣的意思。(12)如逢渔父问,未是独醒人。(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题》其二十8192)这里以屈原衬托自己的遭遇。(13)樵子逗烟墅,渔翁宿沙汀。主人非楚客,莫谩讥独醒。(皎然《奉酬李中丞洪湖州西亭即事见寄兼呈吴冯处士时中丞量移湖州长史》9186)李中丞量移湖州长史。量移为遭贬后遇赦迁往距京城较近的地区为官。作者酬和李氏,用屈原遭贬遂遇渔父事衬托李氏的遭遇,谓李氏遇赦,情况有别于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