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咏梅》 - 宋·陆游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咏物寓怀的作品。全词以梅花自喻,上阕四句言自己的生活遭遇;下阕前二句言其志趣,后二句言其操守。“愁”字,则是全词的词眼。这个“愁”,不是家身儿女之愁,饥寒冻馁之思,而是国家民族之愁,忧国忧民之思。为复失土,洗雪国耻,陆游呼号于朝廷,奔走于军旅,不为其用,屡遭打击排挤。有志不能申,有才不为用;有国不能报,有民不能安——唯有扼腕终日,愁肠百结了。透过这个“愁”字,我们才能理解“无意苦争春”的宽广胸襟、超拔志趣;透过这个“愁”字,我们才能理解“只有香如故”的高尚品格、巍巍操守;透过这个“愁”字,我们才能不误解陆游为安贫乐道、逆来顺受、洁身自好的常人。一个“愁”字,境界全出,意旨顿明。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这首词借助精巧的构图,入微的体察,充分体现了这种沉郁的风格。陆游以疏淡的笔触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驿外愁梅图”,冷落残破的驿站,荒芜沉寂的断桥,迷朦渐合的暮色,这便构成了背景。那边,孤寂地立于断桥旁的,是沉思着的画中主人“愁梅”;这边,向着“愁梅”袭来的,是凶狂的风和罪恶的雨……这幅图景正是陆游生活遭遇的写照。这幅“愁梅图”,妙就妙在揭示出了以“愁梅”自喻而坚持抗战主张的陆游,同以“风雨”作喻的执意投降的权贵们之间的主要矛盾。这正是形成陆游沉郁感情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陆游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以细致入微的体察,给我们塑造了一株不朽的、不与投降派合流而“无主”的“愁梅”形象:空怀壮志而无以相酬的“寂寞”心境;北望失土而“愁”思终日的神态;笃志不移而搏击“风雨”的雄姿——有形有神,一个爱国者的形象已栩栩如生地站到了我们的面前。下阕数句,更是令人读之唏嘘扼腕。面对“苦争春”的“群芳”,“愁梅”庄严地宣告:有意报国,无意权势。“一任”,表明了不可撼摇的决心;“零落泥土碾作尘”,表明了即使摧成碎片、变作泥土、化成尘埃,也要严持操守的坚定信念。这是一个正直的爱国者的心声?这心声,这形象,蕴含着多少深沉的爱,淤积着多少抑郁的愤!激越的感情,深厚的内容,正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必备条件。画面是苍凉的,梅心是灼热的。这冷热的反调,更增重了沉郁的氛围。梅的“愁”,引来了群芳的“妒”,考验了梅的“香”;梅的“香”,经受了群芳的“妒”,也净化了梅的“愁”。“愁”、“妒”、“香”三字内在的顺逆联系,更形成了全词沉郁感情的回流。
陆机《文赋》:“谢朝花之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这是要人创造新的意境,不要袭用别人的意境。陆游这首《咏梅》词所拓创的似冷而热、似萧萧而悲壮、似抑郁而昂奋的词境,所塑造的笃行不倦、笃志不移的“愁梅”形象,在咏梅诗词的花海丛林之中,都可以说是调高一筹、蹊径独辟的了。即便有名如姜白石的《暗香》、《疏影》,也是难望其项背的。陆游的这株“愁梅”,与毛泽东的那株“笑梅”,同样令人感佩,令人敬仰,令人永记。如果陆游的“复土”大志得以实现,沦丧国土得以收复,这珠“愁梅”也一定会愁颜顿展,报春人间,而成为一株烂漫山花丛中的“笑梅”的。
-
《北陂杏花》 - 宋·王安石
[2019-05-11]
-
《卜算子 咏梅》 - 宋·陆游
[2019-05-11]
-
《卜算子》 - 宋·刘克庄
[2019-05-11]
-
《咏柳》 - 唐·贺知章
[2019-05-11]
-
《墨梅》 - 元·王冕
[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