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首(其三)》 - 元·元好问

2019-05-12 可可诗词网-历代哲理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元]元好问

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

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这首诗以刺绣作比,讲诗歌创作,构思精巧,用词精当,同时也能给人以哲理启示。

“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写刺绣时彩色丝线的布置和效果。将碧色晕化,减削红色,绿红搭配匀称调和,结果绣品的物象光色一次比一次新鲜生动。绣品使人感到一回比一回新,就在于对色彩的浓淡、粗细、广狭上着意经营,下了“点缀”的功夫。

如果说上二句是泛写刺绣功夫日加、其美益增,下二句则是拈出绣锦图案来写其浑然天成之妙。说是绣好的鸳鸯随人观赏,却不把刺绣的巧妙处告诉人。句中“金针”用了典故。传说唐肃宗时,郑侃女儿采娘七夕从织女乞巧,织女送她一枚金针,从此刺绣技能大进。这样“金针”就成了刺绣巧妙技法的代称。后来诗论家论诗,也用它指代诗歌秘法,白居易著诗歌作法的书,即以《金针诗格》命名。元好问以刺绣事来论诗理,自然也是用“金针”指代诗歌秘法。不过,“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是两句现成话,属于佛教禅宗语录(见《续藏经·古尊宿语录》卷二十一、《联灯会要》卷十三。前者作“鸳鸯绣了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后者作“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元好问借来论诗,却说出了文学创作、鉴赏方面的一些深刻道理。

在人们生活中也是“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大匠不示人以璞”,要以精心地、用力地干出的事给人看,而如何做出的却不必津津乐道,让人们去品评、社会去鉴定。只有经过社会实践锻炼的人,具有了不务虚荣之心的人,才能如此沉稳地去默默耕耘,不去哗众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