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遇风》 - 宋·范仲淹
[宋]范仲淹
一棹危于叶,傍观亦损神。
他年在平地,无忽险中人。
这首诗以安与危的两种状况,说明了居安思危、履险思安的道理。陈师道《后山诗话》云:“范文正淮上遇风作此诗,虽弄翰戏语,卒然而作,其济险加泽之心,未尝忘也。”这主要是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而作的联想和引伸。而此诗以简练的语言表现事物矛盾的转化,却具有更深刻的哲理意义。
淮水滔滔,急风阵阵,一叶扁舟飘荡其上,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旁观的人都为之耽惊受怕,提心吊胆,那身在舟中的人那种惊恐惶乱自可想见了。另一种状况,“他年在平地,无忽险中人”,“他年”指以前之年或以后之年,即其他的时候。在平地上自然无险可言了。
江上有险,平地安然,两种状态截然不同。在平地时要想到可能会碰上江上遇风时;江上遇风时也要念及将会出现平地无险日。随着条件的变化,安危也就不同。诗人“淮上遇风”,身处“一棹危于叶”的境地,由自身的“危”引笔到“傍观”者的“损神”,再遐思远扬,飞墨至“他年”,落笔于“平地”,想及“无险”。可见诗人襟怀之阔,思绪之活,也可见诗人处变不惊,危中思安,并由舟行、陆行想及社会、人生种种情事。其实即就是在淮上,如果不是“遇风”,没有险情,那也会是另一番景象。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里没有“一棹危于叶”的险象,却是清幽秀雅的景色,自然不致产生哲理的思考,范仲俺作为集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诗人,其思路也就有别于一般诗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遇风是思维的契机,安危问题则成了他思考的核心,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2]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2]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2]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2]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