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郡斋壁》 - 宋·包拯
[宋]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天圣年间进士。曾官龙图阁直学士,后世称其为包龙图,也称之为包公。他曾为开封府府尹,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这当是一首题在开封府府衙壁上的一首诗。
诗的前二句说,使心境清静恬淡,是自己修身的根本;处事正直无私,是立身处世的方法。这两句中,“清心为治本”是对自身而言的;“直道是身谋”是对身外之事而言的。中国古代儒家,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见《四书·大学》)的理论,认为要平天下,先要能治国;要治国,先要能齐家;要齐家,先要能修身;所以认为修身是根本。因此这首诗,一开头就强调修身,第二句再说到处世。
诗的后二句说,好的树干,终究会成为栋梁;千锤百炼的好钢,不会用来作钩子的,而是作宝刀、宝剑之类名贵的器物。“秀干终成栋”比喻“清心”、“直道”之人,终究会成为大材,成为国家的栋梁。“精钢不作钩”也是比喻这个意思;而从“钩”字看,可能还多了这么一层意思:“清心”、“直道”之人,是不会像钩子一样去勒索私利的。
这首诗的主旨,作者是勉励自己,必须恬淡寡欲、正直无私。古语说:“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从包拯的这首诗,以及他一生的行事来看,也正是古语所说的那样的人。后世普遍以“包公”、“包龙图”作为清官的代称。
从写作上看,这首诗前两句为议论,表达了全诗的主要意思;后两句为比喻,补充了前两句所表达的意思。如果光有前两句的议论,主要意思虽然表达了,但不免使读者感到枯燥。有了后两句的比喻,就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再看后两句的比喻,两个比喻,一正一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使要表达的意思,显得更为突出。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2]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2]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2]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2]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