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校理画》 - 明·高启
[明]高启
寒色初凝野,秋声忽在林。
遥山不能见,只为晚烟深。
校理,官名,掌校理宫廷藏书。张校理,其名不详。这是一首题画诗,我们看不到画的原作,但从这首诗的描摹中可以想象到整幅画面:近处是辽阔的原野,已抹上一笔萧条的秋色;原野上有一片树林,木叶开始由青泛黄,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但暮霭沉沉,如烟如织,遮住我们的视线,人们能看到的仅是朦胧一片。
诗的起句“寒色初凝野”,摄取了一个广角镜头,将广袤的原野呈现在人们面前。“寒色”即秋色,秋天降临到原野上,原野已不复夏日风光,草木不再是那么满目滴翠,这句从视觉角度切入画面,写秋天的色彩。一个“凝”字,入木三分地传达出原野的秋光,如油彩凝结在画面上,秋色凝聚在原野上,可见秋意的浓郁。而“初”字,又准确地勾画出夏秋交替之时的园田风光,这时秋风袅袅,草木摇落,寒意袭人。第二句“秋声忽在林”,从听觉方面渲染时序更替,秋气逼人。“忽”承前句的“初”字,写人因从夏入秋,在不经意中忽然间听到秋声作于林中,秋意被点染得浓郁了,这儿化用庾信的文句:“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誌铭》)。秋声指秋天的风声、落叶声和虫鸟声等,它是秋天的典型意象,很难确切地将它描绘,唯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对其作了淋漓尽致的描摹:“初淅沥而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自此之后,人们对秋声的内涵有了比较具体可感的体味,以秋声写秋天也屡见不鲜。但高启能跳出仅以视觉写画面的窠臼,突发奇想,看到画面上的秋景似乎听到萧瑟的秋声,并将这种通感诉诸笔端,新颖奇特,嚼之有味。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是描绘画上的近景,后两句“遥山不能见,只为晚烟深”即是状写远景。近处原野、树林沐浴在秋光中,远处的山也必然是廖廓清秋,但这仅是共性,秋天的山该有它自己的特点,然而人们却看不到。一是因其遥远,二是因杳霭弥漫,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苏轼《题西林壁》)。
诗以“晚烟”为屏障,将眼前看得到的有限秋色拓深至目力难及的遥山,咫尺画图展现了天涯秋色,不仅拓宽了画境,而且使欣赏者在把玩诗句的同时有所感悟:客观事物的真相往往会被表象所掩盖,欲真正把握事物的实质,切不可被“晚烟”这样的障眼法所迷惑。诗人作诗时未必有什么寓意寄托或刻意明理,而形象大于思维,诗作留给人的遐思也就深长。
赵翼曾评高启的诗,谓其传情写景“细腻风光,看似平易,实则洗练功深”(《瓯北诗话》),这首诗正体现出这样的风格。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2]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2]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2]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2]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