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 宋·辛弃疾

2019-05-12 可可诗词网-历代哲理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诗待月无送

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奇无羌,云何渐渐如钩?

在众多的古代咏月诗词中,辛弃疾这首词别具一格。词的与众不同处,不仅是采用了《天问》体这种超常的形式,主要还在于“送月”词“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王国维语)古人探究地与日、月的关系,遥想天体构状,常发出许多疑问,屈原有《天问》,李白有《把酒问月》、《日出入行》,辛弃疾也从问月中想象天体情况,虽非科学论证、观测,却颇启示人不囿于成见,展拓了想象空间,艺术地表现了宇宙的某个侧面。

全词共四问。一问月“向何处去”?月亮东升西沉,究竟沉到哪儿去呢?词人说“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缘此可见词人是把地球视为一个球体的,沉向西方,又回旋至东头了。二问“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月亮如一个圆镜,高悬于空中,它无根无绊,如何维系的呢,为何不堕落下来,或飞飘而去?传说月中有姮娥,也就是嫦娥,很久很久的了,她还未出嫁,是谁将她留下的呢?三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虾蟆能游水,玉兔(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后往往以兔代月)又怎么懂得在大海中游泳的呢?四问“云何渐渐如钩”?如果说月亮一直无恙,那又为什么会愧惭得遮了半个脸的呢?辛弃疾问了月的来之处去之所,月的空悬无依,月的圆缺等问题。辛弃疾虽不能作出解答,可是这些疑问已透露出对传统说法的怀疑。虽还没有明确提出地球是球体,也不可能了解月的沉浮与日的升落是不同原因,即地球自转而致日出日没,月又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而行,但他的提问却能启发作这方面的想象与探索。

这首词就宇宙中的现象提问题,表达了“日月随天旋,疾迟与天侔”的哲理,而写得却极富情味,饶有韵致。月儿悠悠而逝,惴想其去处,“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使人浮现出一种月临新境的光彩四溢的景象。想象月沉大海,耽心万里长鲸触破月宫中的玉殿琼楼,把人带入浩瀚无际的海洋,如见月宫受惊涛骇浪、巨鲸猛鱼的袭击的危象。总之,这首词含情蕴理,且形象生动,想象丰富,叙写自然,确为难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