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歌》 - 先秦·荆轲
[先秦]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是一首充满抗暴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壮歌。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荆轲受燕太子丹之命出使强秦,欲以数寸匕首劫持秦王,迫其“悉归诸侯侵地”,终因秦王身带长剑,“断其左股”而失败。荆轲虽“身被八创”,犹“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直至被杀气绝,表现了一位助弱抗暴志士视死如归的气节。
《易水歌》便是荆轲在易水(流经今河北定兴县境)河畔,拜别太子、宾客时所唱的歌。据《史记》记载,荆轲出发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可知他们均已预感到,此次荆轲之使秦实在是九死一生,很难有回返的希望。荆轲当然更明白这一点,故在生死诀别之际,与高渐离筑歌相和,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苍凉悲壮之歌。
这歌辞之所以动人,无疑与环境氛围的烘托有关:前句以烈烈风声,挟裹着易水河波翻浪涌的寒冽之气,向读者扑面袭来;再加上岸畔那些神情黯淡、衣冠如雪的送行者之映衬,顿使整个诗境染上了浓重的苍凉之色。但随之跳出的后句,又以勃发的唱叹,应和着铮铮筑音怫郁直上,压过风声涛响,化作了充斥天地的“慷慨”雄韵。这是一位壮士在用自己的生命宣告:纵然处境怎样险恶,纵然此行有“去”无“还”,他所怀抱的孤身抗暴之志,也是不可摧折和动摇的!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慷慨赴死。这样的去而不还,正是以身报国之士,所引为自豪的壮奇人生。
这便是荆轲临行之际的诀别之歌——在凄风寒水的苍凉之境烘托中,抒发以身抗暴的“不还”壮心,使这首歌带有了格外夺人心魄的感染力。《史记》记载当时在场的士卒“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正可表明:它在当年就曾以这样悲壮之韵,激得人们心血如沸。至于今天,由于有了荆轲那如虹贯日、含笑捐躯的壮烈结局的辉映,读来更令人气雄而神旺!
荆轲之刺秦王,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而且他竟以为采用行刺的方式,就可以挽救弱燕之危局,似乎也过于天真。即便如此,他那奋身抗暴的勇气和不顾生死的献身精神,还是人生中殊可敬佩和珍视的。一个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可能面临种种关乎生死的严峻抉择,诸如抵御外敌的侵略,面对歹徒的破坏,或遭受邪恶势力的压迫等等。在这样的时刻,究竟是做随风偃倒的弱草,还是做凌霜傲雪的劲树?是退怯保身,还是进击捐躯?荆轲的《易水歌》正作出了气雄万夫的正确选择,抒发了一代壮士的沛然正气。
陶渊明《咏荆轲》诗云:“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廷”、“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连这位“悠然”林下的千古“隐逸诗人之宗”都被荆轲的壮士豪情激得血沸肠热,不知“千载”之后的读者诸君,可愿续彼古烈“余情”,让自己的人生也充溢那抗暴驱恶、为民舍身的男儿正气?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2]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2]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2]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2]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