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 唐·张九龄

2019-05-12 可可诗词网-历代哲理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张九龄(673—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人,七岁知属文,中宗景龙初中进士,任中书舍人等职。因张说举荐,为集贤院学士,开元二十二年(734)迁中书令(唐曾以中书令为宰相)。为相贤明,正直不阿,为李林甫所忌,遭排挤,贬荆州长史,卒于任,溢文献。《全唐诗》收其诗三卷。

黄门即宦官,此为应和卢姓太监的咏竹诗。虽为酬答之作,却写得清纯真切,丝丝入扣,咏物述怀,浑如天成。可谓思深力遒的佳作。

诗人抓住了翠竹的两大特点:“高节”与“虚心”来构筑成篇。“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两句,可说是全诗的灵魂所在。“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扣住“虚心”。清切与浓艳相反,垂与傲相悖;葳蕤为叶叶攒聚、茂密披拂的样子。一个“防”字,作拟人手法写出竹的心态,时时谨慎,不“露”傲态。可谓写得贴切生动,新奇有趣。“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则扣住“高节”。玄,黑色。月,白色。竹子无论何时,始终保持清翠的颜色,决不会应时而变,风吹过后,始终发出一种悦耳的声音,决不变音。更妙的是,竹拔节而上,挺拔秀颀,“高节”恰是它的生长特点;竹枝中空,节节相连。“虚心”也正是它的生理写照。唯其中空虚心,竹才能承受重压,刚直不阿。这些,是“世所知”的,因而“人相重”。“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是对“人相重”“世所知”的生发。凤凰为百鸟之王,但少有人知道,凤凰宁肯饿死,也不吃尘世中的俗食,却选中了翠竹为嘉肴珍品,啜食竹的精华以完善自己的品格,延续生命,故对竹亦崇敬异常,来去如仪,高雅端庄。这是作者的想像,岂但人相重,连高贵的凤凰也在翠竹面前低下了她高傲的头呢,这就把对竹的崇赞推到极致了。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明为写竹,实乃赞人。高节者,高风亮节也;虚心者,虚怀若谷也。竹因虚得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越是志行高洁者,越能做到虚怀若谷,也愈加得到世人的尊崇。也只有始终谦虚谨慎、严于律己者,才能做到不固步自封,因循不前,而是百尺竿头拔节而上,最终以自己的高风亮节昭示天下,获得世人的景仰钦赞。张九龄以竹为师,明为咏物,实乃述怀,从中悟到了何等深刻的人生哲理啊!

运用双关,是这首诗的一大写作特点。“高节”“虚心”二词均有两种含义,既指竹节,又指气节;既指中空,又指虚怀,写人而通篇不言人一字,而读者自能领悟其妙,构思奇绝,精妙绝伦。“凤凰”二句,亦为神来之笔,将摹状与想像,写真与写意,虚与实结合得天衣无缝,更将翠竹与神鸟相连,给人以此物只应天上有的强烈感受,亦留下了丰富的想像余地,似结非结,余韵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