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 元·岑安卿

2024-12-04 可可诗词网-历代哲理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元]岑安卿

亭亭千载松,起自一寸植。

苟无斧斤患,寿可比金石。

青青园中草,一雨回故色。

清霜忽飘零,憔悴在顷刻。

元人岑安卿的这首《古意》诗,借千年古松与园中青草的对比,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诗以“古意”为题,暗示了作者作诗的目的在于借古松为喻来说明做人的道理。

全诗明显分两层。前四句写松树。“亭亭”形容松树高高耸立,亭亭如盖。“千载”点明松的树龄之长,堪称古松。千年古松,巍然独立,四季长青。但它也不是天然生成,而是从小小的一寸树秧渐渐生长起来的。从“一寸植”到“千载松”,其间一定经历过无数次狂风暴雨的洗礼,严霜酷雪的摧压,但松树从不低头,从不弯腰,它只是顽强的生长着,生长着。假如没有人类的无情砍伐,松树的寿命一定可与金石一样万古不朽。后四句写小草。“青青”写出园中草的繁茂。一场春雨,它们便由黄返青,恣意生长。但是好景不长,白霜忽然飘落,顷刻间就草色憔悴,萎枯蔫耷。小草极易生长,也极易衰败,终究经不住风霜,显得非常柔弱、脆软,与松树相比,实在渺小得不值一提。

整首诗先写松树,后写小草,合起来表明一个意思:松树从小到大,千载不衰,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不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而小草易荣易枯,不经风霜,因为它过于柔弱,缺乏坚强的意志。因此,我们做人,应像松树那样不择地势条件,顽强地活着,而不要像小草那样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轻易改变自己的本色。这正是这首诗所要揭示的哲理。

这首诗从表现手法上看有一个突出的特色,那就是采用比喻对比的方法使诗意显得含蓄蕴藉。诗中没有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而是着意刻画了“松”和“草”两个艺术形象,将哲理寓于形象之中,在形象的对比中让读者自然领悟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写松树突出其“古”,又说这“古”起于幼小的树苗,省去其间松树生长过程的叙述,但它能由“一寸植”长至“千载松”毕竟不是易事,它一定有着不寻常的生命力。为了强化这层意思,作者又以“苟无”二句展开联想,假设没有人的砍伐,松树定能抗击各种恶劣环境而至常青不衰的。这就突出了其顽强的特征。写小草突出其“变”,“一雨回故色”此一变;“憔悴在顷刻”此二变。从草色的这二变中可见草的荣枯不是取决于它的内在的生命力,而是因了环境的改变而随之变化的。这就突出了其柔弱无力的特征。这样,将松树与小草对立起来,在相互比照中,虽然没有点明所喻的对象,欣赏者却是能心领神会,由具体的形象自然过渡到哲理的思考的。

其实,这种比喻对比的写法并不是岑安卿所首创。我们可以从他以前诗人的作品中找出许多类似的诗作。李白《古风》(其四十七)说:“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岂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这首诗通过桃花与松树的对比,比喻小人得志于一时,而君子则独立于一世。唐朝唐备的《失题》诗说:“天若无雪霜,青松不如草。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青松和草的对比,山川和平道的对比,都是比喻人的两种品质和性格的,也没有点明比喻的对象。另一首古小说常提到的诗:“善似青松恶似花,青松冷淡不如花。有朝一日浓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以松和花的对比为喻,比喻善和恶的对立,把比喻的对象点明了。由此可见,岑安卿的这首哲理诗,从诗意的确定,到比喻物的选择,表现手法的运用,都是有所师承的。但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岑安卿更注重细腻的刻画,客观的描述,将自己的主观见解隐藏到形象的背后,让读者仔细玩味,思而得之,这就比前人的作品更多一层婉曲,更具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