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 - 明·于谦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
这首诗相传是于谦十七岁时在杭州吴山三茅观读书时所作。从这首诗看,他从小就有雄心壮志,有着美好的理想和抱负,而且从他一生的立身行事看,他是完全按照自己的誓言办事的。
这首诗句句都在写石灰,又处处在写人品,以物为喻,寓意深刻,形象生动,富有理趣。
“千锤万击出深山”,先写采石头。石灰由石灰石烧炼而成,因而由采石写起。写采石,开采艰难,要经过“千锤万击”。岩石坚硬,非经过石工千锤万击的敲凿不可。写运石,路途遥远,从“深山”运出,无坦途可行,无舟车可载,则更为艰辛。诗人围绕一个“出”字,按事情的自然顺序写开出和运出,以“千”和“万”的约数极言开采之难,以“深”字力写运输之艰。这明写采石的过程,又暗寓着人才成长的规律:真正的有为之士,不是出于豪门贵族,不是出于官宦之家,而是在平民士庶之中、江河湖海之间;不是只靠天赋才能,也不是自然成长,而是从磨炼中出,自锻炼中成。于谦的祖父虽然曾经做过兵部主事,而他的父亲却没有做过官,家道中落了。可是他不因家贫而堕志,不因位卑而泄气,立志高远,刻苦自励,正由于这样,他十五岁中秀才后,二十三岁即中举人,二十四岁成进士,终于成为济世之良才,经国之栋梁。
“烈火焚烧若等闲”,次写烧石头。石灰石要经过高温焚烧才成石灰,因而这句写烧炼过程。“烈火焚烧”,言火势猛烈,炉温极高。“若等闲”,讲石头把这些看成平常事,无所畏惧。通过主客观双方的对比,更加显示了石头为了成材而乐于献身的精神。“烈火焚烧”和“千锤万击”相承接,锤击和焚烧,不仅有工序上的先后之分,而且有制炼上的方式不同,同时有考验上的程度差别。“若等闲”,主要是就“烈火焚烧”而言,同时也兼及“千锤万击”。
“粉身碎骨全不惜”,写泡石灰。经烧炼而成的生石灰,还要加水泡制方成为可供使用的熟石灰。生石灰和石头比,虽然质已变,可是形如故,而一见水之后,就粉末化了。粉身碎骨全不惜,从不惜牺牲个人的角度写其献身精神。这又较锤击与火烧更进了一层。那是重在讲不畏客观上种种磨难,这里是说乐于舍身取义。而前后有着内在联系,不经过锤击与火烧,便不能成材,就不能发挥大的作用;没有为世出力的思想,便经不起严峻的考验,也就成不了大才。
“要留青白在人间”,最后写用石灰。泡后的石灰就可以砌墙抹壁,青白之色留在人间。结句总绾上文,点明题旨。为什么甘受锤击、火烧、水泡,乐于出深山、入炉膛、上墙壁,就是为了要把青白留在人间。“青白”与“清白”谐音双关,写物意在写人,由此显示了诗人崇尚的品格,表示一定要给人们留下清白公正的高尚形象的志向。
于谦正如《石灰吟》中所说的,奋斗一生,最后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进入仕途后,曾任监察御使,巡按江西、湖广、川贵等地,严明公正,不徇私情,无视权贵,压抑豪强,平反冤狱,刚正不阿。后来升任山西、河南巡抚,被称为“于青天”。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刺部帅也先入侵,英宗率五十万大军亲征。由于仓促上阵,指挥失误,结果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官厅水库附近)被也先包围,全军覆没,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这时朝廷上下,一片惊慌。在这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于谦力斥投降派的谬论,与主战大臣一道拥立英宗弟弟成王为皇帝(即景帝),于谦出任兵部尚书,组织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击退了也先的进攻,使国家转危为安,也先不得不把英宗放回。于谦立了大功,可是却遭小人的谗毁。景泰八年(1457),景帝病重,反动官僚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了“东华门之变”,迎立已被幽禁了八年的英宗复辟,并诬告于谦谋反叛逆,这位民族英雄就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无辜杀害。临刑之前,他从容就义,留得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为于谦言志之作,而其中蕴含如何才能成为刚强不屈之人的哲理,加之取喻为生活中习见之物,用语为人们口头常说之语,故此诗犹如格言,常为之书之座右,以为励志和鉴戒。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2]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2]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2]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2]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