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 唐·魏征
[唐]魏征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魏征,唐代著名政治家,生在隋末乱离时代,曾参加李密领导的起义军,在其幕下供职,后随李密投唐,辅佐唐太宗,成为贞观时代的名臣。
这是一首言志抒情的诗作。开头四句,诗人通过回忆昔日弃文为武的往事,侧重表明自己雄心不改,要继续奋进。“中原初逐鹿”,指中国开始群雄并起征讨隋炀帝之时。“逐鹿”,《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蒯通形容秦末的动乱说:“秦其失鹿,天下共逐之”,这颇似隋末群雄竞逐的局面。后以“鹿”比喻政权。“投笔事戎轩”,指诗人投笔从戎,驰骋疆场。“投笔”,用东汉班超投笔从戎而立功西域的典故。“戎轩”,兵车,“轩”是古代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这里借代从军。诗人以一个文士的身份投身到戎马生活中去,恰似班超的投笔从戎,可见其志向不凡。“纵横计不就”,指诗人忆及在李密部下,曾进献谋取天下的十策而未被采纳,这易使他产生失意落志的悲观情绪。可是他没有这样,“慷慨志犹存”,振作起精神,依然胸怀壮志,雄心不灭,感情激昂。
接下去四句,诗人表示勇于负起历史使命,愿去太行山以东说服李密旧部降唐,显示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豪放气概。“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在驱马拜见过天子以后出潼关而去。魏征在当时如此表现,相类于“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连用了两个汉代典故:一是武帝时的终军自请出使南越,劝说其王归顺汉室,行前请授长缨,一是高祖时的郦食其请命劝降齐王田广,使其成为汉之东藩。用典切贴,突出了诗人效忠唐室的心怀。
此一行,无论是自然环境,也无论是劝降工作,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危险。后面六句毕现了诗人沿途的艰险景状。为了完成特殊的政治使命,诗人也就不能顾及这些了。山路迂回曲折,崎岖不平,正因为如此,所以平原时而在出没隐现,多有变幻。再说,古木森森,寒气袭人,啼鸟声凄,空阔的高山笼罩在夜色之中,传来猿猴的悲鸣,谁到了这个地方都会感到毛骨悚然,心悸神悬。诗人不讳言险艰,写了他身在人迹罕至之处的感伤与惊骇。“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二句,化用了楚辞中“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和“唯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抽思》)。诗人借屈原的感念故国和心忧生死,来表明他自己对吉凶未卜的担惊受怕,甚至不免悲哀于个人的性命难保。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真实性是很强的。
诗人可贵之处在于他毕竟冒险前行,虽“惊”乃至“伤”,但却没有惊而后退,伤而却步。这是为什么呢?最后六句诗作了解答:“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诗人承认了自己的有所“惮”,即害怕,反证了他担负的使命是在用性命作拼搏,表现了他要竭忠尽才报效唐王朝的决心和“士为知己者死”的情志。国士,旧称一国杰出的人物。《唐诗别裁》认为全诗中“国士句是主意”,末四句由此申发。国君重视栋梁之材,有谁受到国士的待遇,必会以死相报。这方面的记载颇多,如《国策·赵策一》:“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诗人以两个忠诚守信著名的故事,表达他对唐室的忠贞不二。汉初的季布,诺而重信,名播关中,时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战国的侯嬴,有感于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就以国士报之。诗人要效法季布与侯嬴,借用了梁代荀济《赠阴梁州诗》中“人生感意气,相知无富贵”而注入新意:凭着报国的热情,报答主上的国士见待,是不去计较什么功名的。这里,把“意气”,即感情,强调到最高度。
全诗笔力雄健,固然可以使人们领受到诗人的那种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哲理教益。魏征的“慷慨志犹存”,是笃信“有能必有用”,所以才“深怀国士恩”,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把天下一统在唐室。他多次劝说太宗要任贤受谏,十分重视贤能之士出仕。他懂得君主贤明,才能出现“士为知己者用”和“士为知己者死”的政治清明的局面。这也是《述怀》诗中含有的内容。他自己不就作了这样的实践吗?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2]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2]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2]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2]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