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 - 唐·郭震

2022-11-16 可可诗词网-鸟兽虫鱼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郭震

愁杀离家未达人, 一声声到枕前闻。

苦吟莫向朱门里, 满耳笙歌不听君。

郭震,字元振,“少有大志”,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由县尉逐步升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封代国公,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唐传奇中有一篇《郭元振》,记他勇除乌将军(猪怪)为民除害的故事。在他未遇之时,曾写有一些咏物小诗,寄托苦闷的情怀或济世的奇志。《蛩》就是其中的一篇。

蛩(qiong),即蟋蟀。本篇借物咏怀。前二句写秋夜闻蛩,愁卧不眠。为了突出闻蛩的效果,不先写卧闻,而先写愁。他之所以愁深如海,一因“离家”,二因“未达”。为生活和前途而离家的游子在羁旅之中听到蛩鸣,更易唤起思乡之愁、沦落之悲。诗的第二句才点出是深夜卧听蛩鸣,一声声传到枕前,令人愁杀难眠。蛩鸣本无关人事。但情能化境,境能移情,在离家未达之人听来,未免产生愁思,愁上加愁了。白居易的《禁中闻蛩》诗写的就是另一种感受:“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诗人身任朝官,禁中值夜,闲来无事,灭烛独坐。满耳是新蛩声,产生的是悠闲的情绪,与郭诗全然不同。可见听蛩的感受因人的际遇不同而异。郭震听蛩的心情是十分凄苦的。

此诗后两句没有就“愁”字继续生发,却翻出了新意,抒写自己不阿附权贵的傲岸襟怀。他劝告秋蛩不要向朱门苦吟,因为豪门权贵满耳笙歌,尽情享乐,不会听你的悲鸣。物我相合,蛩由作者所咏之外物已化为作者的自我。人穷志不短。诗人向蛩告语,其实就是自警自戒,写出了自己决不向朱门苦吟乞怜的情怀。郭震的“少有大志”不难从此诗看出。诗人果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一鸣就是后来在武后召问时献上并得到武后赏识的《宝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