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024-08-01 可可诗词网-王湾 https://www.kekeshici.com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题解】
 
王湾是开元时代著名的诗人。他在江南冬尽、春意勃发的时候,旅行到北固山下。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面,临长江,山横插江中,三面环水。王湾乘坐的船停驻在北固下,他看到这壮丽的景色,在天色将亮扬帆待发时,写下了这首秀丽动人的诗篇。
 
此诗作年不详。殷璠选人《河岳英灵集》,题作《江南意》,首二句作“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从“东行”句可知其时诗人正向长江下游航行。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临长江。诗中描写江行途中所见景色以及岁暮思乡之情。“海日”一联,殷璠誉为“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称此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全诗】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1】
①二句互文见义,意谓旅行于青山绿水之间。②此句意谓潮水高涨,两岸之间水面宽阔而相平。阔:《河岳英灵集》作“失”。③风正:风平稳。一帆:孤舟。《河岳英灵集》作“数舟”。④二句意谓残夜未尽海上已生红日,旧年未尽江上已有春意。海:长江下游人海处江面宽阔,古人常称为海。残夜:夜将尽,近破晓。旧年:一年未尽。⑤二句写怀念家乡,想托北飞的归雁带信到故乡洛阳。此二句《河岳英灵集》作“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注释2】
 
①次:住宿。这里指船停泊。②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临江,形势险固,因此为名。③客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外:指很远很远的地方。④“潮平”句:江潮兴起,水平于岸,故显得两岸更为开阔。⑤“风正”句:春风畅顺,轻轻吹拂,故显得孤帆如悬在江面。⑥“海日”句:夜残更尽时,太阳悠然从海上冒了出来。⑦“江春”句:旧年未尽,江上已显出早春光景。⑧乡书:这里指寄给家人的书信。何处达:从哪里寄达。⑨归雁:古时有雁可传书之说,诗人在这里想象托归雁捎给家人的书信。洛阳边:指诗人的家乡。
 
【翻译】
 
客行在葱葱郁郁的青山之前,
荡舟在碧波荡漾的绿山之间。
潮头平坦,两岸的视野豁然开阔,
一路顺风,船儿高高地扬起白帆。
海面初升的红日,
诞生于昨日的残夜,
江上美好的春色,
开始于去岁的尾端。
我的家信呵,
不知怎样能寄到,
还是请那北去的大雁呵,
给我捎到洛阳那边。
 
【鉴赏导示】
 
王湾存诗不多,但他的《次北固山下》一诗颇受历代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更是风格壮美,实开盛唐之音,成为律诗句法技巧已趋成熟的标志。“海日生残夜”更是万古传诵之句。
 
【鉴赏】
 
          这是一篇游子思乡的诗篇。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这首诗,写诗人行舟经过北固山下时看到潮平岸阔、残夜归雁所触发的情思。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岸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上句写得恢弘阔大,下句便愈精彩。“悬”字表现风虽顺却很猛时帆鼓成弧形的状态。“正”字兼包了风顺和风和的内容。这一句诗的妙处在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第三联表现江人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退尽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诗人从炼意着眼,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最后一联,紧承前面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鉴赏】
           这首五律《次北固山下》在当时及后世受到普遍重视,明代胡 应麟甚至认为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是区别盛唐与初 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诗薮》)。据资料记载,此诗最早见于唐代芮挺章 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 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 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王湾,洛阳人,景云三年(712)进士及第,次年他出游吴地,由洛阳沿 运河南下瓜州,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 东行去苏州。诗人一路行来,当舟行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 归雁,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全诗以对偶句 发端,秀丽、工整、跳脱。诗人清晨在江岸边远眺,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 波荡漾,小船疾驶。“客路”,指诗人前行之路。“青山”为题中“北固山”。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 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青山绿水, 漂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载着归客的行舟也开始 行进在绿如青草的江水之上。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 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漫无边际上涨,江面也变得 宽阔了,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 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春风吹拂二者相 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因果呼应,既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又 承接首联、引发下联,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 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 了。“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同时也折射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 情的舒坦。“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 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宏阔大, 下一句“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 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 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 “悬”。“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此句即是妙在通过“风正一帆 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展现出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抓住海上日出的瞬息变化和江上春 气回转的微妙特征。北固山是扬子江的中段,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 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却 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间已是中分两年,早上升起的 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 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二字用得非常巧妙,诗人把昼夜更替的壮观 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得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 限空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 悟。同时,通过“生”和“入”二字,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 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 然而然。此外,这一联更是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 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 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 一生花之笔妙在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 然的理趣:“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源于壮阔东海的托举; “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根在春天荡涤寒冬唤醒万物的伟大力量;天 人两合,物我一理,人既要像海一样容纳百川,又要像春天一样生生不息、 奋斗不已。也正是在这一点上,颔联与颈联又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 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君子理当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才能“风正一 帆悬”,才能像浩荡的春江之水奔腾向前。正因如此,整首诗才浑然一体, 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哪一个,都找不到最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最 佳景物。
 
        尾联两句由旅途景色引起乡思,引出以归雁捎书,表达了诗人羁旅愁 怀、思念家乡的深情。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 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 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 人,让他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 中客观景物抹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景物也就具备了人的灵性,向 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流年虽如江水东流一样不可回 还,可诗人心中那份深深的乡情并不因岁月的交替而消失,相反,却正如 船夫所唱的渔歌一样世世代代相传,永远在江天之中回荡。这两句紧承 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诗人很注意炼字炼句,“入旧年”、“生残夜”等用字准确精练,生动细 致地描写了动人的景色。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 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相当优美的。
 
 
【赏析】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区东侧江边,北面临江,石壁嵯峨, 形势险固。古代北固山东西两旁也是一片汪洋,古人称它“三面临江”。

       王湾是洛阳人,飘流吴楚,顺江东行,舟次北固山下,见残夜归 雁,潮平岸阔,春意萌动,情不可遏,遂吟成这首五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开头以对偶句画出作者江上行舟 的情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而作者的旅途还要引伸到青山之 外遥远的地方,展现在眼前的是绿水,还是绿水。这两句富于动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泛涨,江水几乎与两岸相平, 在舟中极目望去,是那么的开阔,那么的浩渺! 和风中孤帆高悬,更 显得大江的空阔寂寥。作者勾勒一帆高悬的小景,使人联想出江上波 平浪静的壮阔景象,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确实是绝妙之笔。

       第三联点出时间是岁暮夜残,可决不是单单点出时间,它传达出 在时序交替之中的诗意的感受,是一颗充满生机、充满柔情、充满美 意的心的感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和 “入”两个动 词用得多么贴切多么神韵!细细品味,就能感觉到时序交替中蕴含着 自然生机的搏动,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力量。海日生于残夜,春意 渗透寒冬,这感受,这情思,一扫旅途的寂寞、单调和黯淡,使全诗 豁然光亮、格外温馨起来。这两句传诵开来,驰誉当时,据说当时的 宰相张说亲手题写在政事堂,奉为诗作的楷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在这残夜即遏、旧岁将敛的江上, 一群大雁带着春天的信息向北方飞去,作者的目光随着大雁移向渺渺 的天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无以送达,托给北归的大雁,也许可以送 到洛阳吧。这两句紧承五六句而来,却正好与首联相呼应,思念亲人 的淡淡愁绪,象美丽的轻纱,笼罩着整个诗篇。

         这首诗是王湾的名作,也是唐诗中的佳品。其中“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两句,乃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唐代诗评家殷璠称赞 说: “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河岳英灵集》)明代诗评家胡应麟则认 为: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诗薮·内编》)
 
【鉴赏要点】
 
[1]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缘情写景,饱含理趣。[3]炼字炼句,对偶工整。[4]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作者小传】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先天元年(712)进士及第。开元初为荥阳主簿,后参与编撰群书四部书目。出为洛阳尉。今人傅璇琮有《王湾考》。其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今存诗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