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落梅
李彭老
飘粉杯宽,盛香袖小,青青半掩苔痕。竹里遮寒,谁念灭尽芳云。么凤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烟冷西冷。感凋零。残缕遗钿,迤逦成尘。东园曾趁花前约,记按筝筹酒,戏挽飞琼。环佩无声,草暗台榭春深。欲倩怨笛传清谱,怕断霞、难返吟魂。转消凝。点点随波,望极江亭。
此词写梅,但不是写其初发或盛开之时,而是写它的凋谢,因此这“落”字便成了感发的机关。词的上片写落梅,下片是由此而生的联想,中间以“感凋零”一句将景物与人事绾合在一起,遂有无限情致。
先看上片写的落梅。
“飘粉杯宽,盛香袖小”是写梅花的飘落,粉白色的梅在寒风中纷纷飘落,有的落进酒杯里,余香从窄小的袖口钻进去,久久不散。不说“笼香”或“盈袖”,而说“盛香”,仿佛这香气是有形的。这两句写个”落”字,但还没限定是什么花在落。第三句“青青半掩苔痕”一点,就非梅莫属了,何以见得呢?因为梅花是先开花后生叶,况且这里所写又不是普通的梅树,而是一种枝干上生有苔藓的梅——苔梅,姜夔《疏影》词“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写的也是这种梅。梅花落后,叶子生出来(或许还包括那青青的梅子吧)掩盖着梅树枝干上的苔藓。但叶子毕竟嫩小,所以说是“半掩”。这三句已将“落梅”写完,再接着写梅本身,便会显得重复、板滞,所以要有波澜,有腾挪变化。从“竹里遮寒”到“烟冷西泠”,就是词人以景物、氛围来烘托、陪衬落梅的。因为这首词与一般的写梅立意不同,不是写梅傲霜斗雪的品格,而是将梅女性化,既然如此,自然也就显得柔弱些,所以才有“竹里遮寒”这一奇想,梅花似乎是怕冷,躲藏在竹林的后面。本来梅花开时一簇簇,一片片,象芬芳的彩云,而今已凋残殆尽了,大雪停后,薄暮中传来么凤的叫声,可以想象得出那西泠的烟霭朦胧的湖水与天空也定是十分寒冷吧? 竹、雪、水、天空、云烟、么凤之类景物和黄昏这样的时间,是咏梅诗词中必不可少的,它们在作者的笔下巧妙地组合起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酝酿出一种伤感的情绪。上片最后三句:“感凋零。残缕遗钿,迤逦成尘”。写得又是多么沉痛! 尤其是“感凋零”三字更有千钧之力,既将上面朦胧的伤感一语点破,又为下片蓄势,可以说下片全是由“感”而来。“残缕遗钿”以女性的饰物来比喻落地的梅花,都已在这静静的流逝中不断地零落成泥被碾作尘土了。“迤逦”,连绵不断的样子。
下片就是由这“落梅”而引发的感叹与回忆。
“东园曾趁花前约,记按筝筹酒,戏挽飞琼。”还记得从前在东园的赏梅盛会,一边听着古筝,一边痛饮狂歌,醉后戏挽着侍女狂态百出。“筹”,酒筹,饮酒计数之具。由落梅而忆及赏梅,又由赏梅想起了当时的情景,抚今追昔,就中有多少低徊往复!可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眼前呢?“环佩无声,草暗台谢春深”。听不见按筝女子环佩的叮咚之声、只有越来越茂密的青草掩映着台榭,春意已深了。词人的心里也更加撩乱了。这还是以“春深”来侧面写落梅,春天到,也就意味着梅花的终结。接着是“欲倩怨笛传清谱,怕断霞、难返吟魂”。想要借着这羌笛吹奏一曲“梅花落”来排遣内心无边的伤感,但又怕那一抹晚霞更令人黯然魂伤。总之,这份伤心是无处可消了。结尾“转消凝。点点随波,望极江亭。”词人出神地望着水面,看着片片梅花瓣儿随着水波越飘越远,一直飘向很远的亭畔……
这首词并没有什么惊人之笔,但娓娓道来,又很动人,这主要是得力于词人能将他那种朦胧的生命流逝的感慨并入所咏之物中,而且结合得天衣无缝,由今及昔,又由昔拉回眼前,层次格局的曲折反复,也正象征着词人颠倒反复的心态。也是咏物词中的难得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