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

2019-05-25 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罗隐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歌宋玉墙。
        尽日无人凝怅望,有时经雨似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罗隐的咏物诗写得很有意味。如《雪》:“尽道丰年雪,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再如《蜂》:“不论平地与高山,无数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首咏杏花诗虽不同于《雪》、《蜂》那样充满愤激与不平的理性色彩,但也的确具有罗隐个性特征,别有韵致。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一句写开放于梅、柳之间的杏花密布,香气融融。漠漠,形容杏花繁多香气馥郁。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廛里一何盛,街巷纷漠漠。”“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歌宋玉墙”则是对杏花具体而细微的刻划。文君即指西汉卓文君当垆。说数枝杏花拂及文君酒,显然是暗示杏花之艳丽美好有如文君。宋玉墙,指战国时文学家宋玉,隔墙邻女窥视而不乱的故事,同样也是说杏花艳丽、有如多情的东邻女窥墙而出。运用典故的妙处就在于增大词语的包容量,借典故本身丰富内函触发读者联想,从而收到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罗隐这里正是借文君、东邻女这一人所周知的传说故事来激发读者对杏花的美好联想。接着“尽日无人凝怅望,有时经雨似凄凉”一联则一反前面渲染的春意融融、艳丽多姿的美好景象所形成的氛围,转向格调低沉凄楚的苦诉。无人凝怅望是指人的表达感情动作,这里喻指杏花,就是不知不觉、巧妙地转入拟人手法。似文君凝怅望,含情脉脉以待远人。“尽日”表明她的情感的深沉。望人不至,有时经雨,又好象佳人泪眼相望,一片凄凉神情。“似”字很有分寸感,与前面“凝”相映,刻划了一个感情真挚,思亲不见,惆怅落泪的佳人形象。结尾一句“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同首联“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相呼应,表达诗人对杏花如此艳美,而却无人赏识的境遇一片同情之心。这是这首诗不同于其它咏花之作的独特之处,它是罗隐一生怀才不遇悲愤心情的寄托。杏花之芬芳却被梅遮柳盖,有如文君、东邻女之美却尽日无人,只能怅望,乃至凄凉,这怎能不激起人的共鸣呢?他还有一首《野花》:“万点红芳血色殷,为无名字对空山。多因戏蝶寻香住,少有行人辍棹攀。若在侯门看不足,为生江岸见如闲。结根必竟输桃李,长向春城紫陌间。”说得更直截了当,野花虽美,生得不是长安春城富贵之处,便无人问津。若在侯门里,便会被人欣赏不已了。同样流露了不平之气,具有鲜明的罗隐个性特征。他还有一首《杏花》诗则是从人生在世荣枯有异角度来抒发感慨:“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全唐诗》在收录那首咏杏花七言律诗时题目写作桃花,仅在题下小注曰一作杏花。从这首七言绝句《杏花》的诗意看,罗隐对杏花(它虽不如梅花名气大,但却也艳美异常),抱有深切同情感。所以,那首七言律诗系咏杏花之作,更为切当。
        这首咏杏花的七律是以花喻人手法,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给人以含蓄深沉之感,令人回味无穷。他的咏《金钱花》诗则是直接投向豪门的投枪“占得佳名浇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将。”从中不难看出罗隐愤世之情是多激烈。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