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白莲花

2024-07-10 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叶世熊


        凌波玉立谁堪侣? 浮云远烟如许。堤外风微,池中浪静,正是鸳鸯戏处。 红裳脱去, 更白斗轻装, 惯盟鸥鹭。 色相都空, 晚来不怕美人妒。初似芙蓉着雨,陂塘三十六,飘飘低舞。几点清香,三更淡月,别有幽情芳绪。满身冷露,听歌曲遥传,声声如诉。采摘归来,细将莲瓣数。

        清人叶世熊的这首“齐天乐·白莲花”,以轻松明快的笔触,多方位、多侧面地描绘了白莲花的姿色神韵,充分表现了诗人诚挚的爱莲之心。
        词的上片着重描写白莲花所处的环境和它的颜色。“凌波玉立谁堪侣?浮云远烟如许。”一句设问,引发全篇,一幅烟云笼照水面,白莲花亭亭凌于碧波之上的画面跃然而出。谁能与白莲为友呢?“堤外风微,池中浪静,正是鸳鸯戏处。”在风平浪静的池塘里,鸳鸯正在追逐嬉戏,这又是一幅和谐优美的图画。“红裳脱去,更白斗轻装,惯盟鸥鹭。”美丽的白莲花,脱去红衣裳,挽上白斗装,与沙鸥白鹭相依为伴。词写到这里,既交待了白莲的“侣”,鸳鸯鸥鹭是也;也点明了白莲的“白”,与烟云相仿,与鸥鹭同色。宋人周密“水龙吟·白莲”中的“轻妆斗白”和贺铸《踏莎行》中的“红衣脱尽芳心苦”被作者拈入诗中,浑然无迹,贴切自然,这正反映了作者的非凡功力。在做了上述客观的描写之后,作者又来了一句“色相都空,晚来不怕美人妒”的主观判断,说是傍晚了,白莲花一身缟素,一切迷人的外装全都卸去了,美人们自然不会再嫉妒她了。这就更加突出了白莲花的洁白与高雅。色相,原是佛教名词,指一切事物的形状外貌,这里是指娇美的外表。
        在描绘了白莲花的静中之美以后,作者又掉转笔锋,开始写白莲花的雨中之美和带露之美。同时也歌颂了她的清香与神韵。“初似芙蓉着雨,陂塘三十六,飘飘低舞。”芙蓉是莲花的别名,陂塘,即池塘,三十六,泛指池塘很多。姜夔“念奴娇”中有“三十六陂人未到”的词句,与本词意同。这句是说,开始的时候,许许多多池塘里的白莲花,在烟雨的敲打下,飘飘起舞,因莲离水面不高,故称之为“低舞”。“几点清香”是写白莲花的幽香,“三更淡月”,是说白莲花颜色象午夜的月光那样柔美皎洁。“别有幽情芳绪”,是说这样香清的白莲,是别有一番幽远美好的情思的。“三更淡月”,源于周密“水龙吟·白莲”中的“霁月三更”。“满身冷露,听歌曲遥传,声声如诉”,晶莹寒冷的露珠在花瓣中滚动,仿佛是远处传来的渺茫的歌声,一声声一句句,是那样的如泣如诉,哀婉动听。露动花上,这是视觉形象,而歌曲遥传,则是听觉形象,二者怎么会联在一起呢? 原来,作者在这里是在使用通感(即各种感觉形象相互比拟)这一修辞方法。唐代诗人李贺诗云:“歌声春草露”,就是使用这种方法。而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也在使用这种方法。他写道:荷花“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应当说这三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而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一样的形象生动,富有魅力。至此,白莲花在作者的笔下,已经色香形神兼备了。应当说,在一句句一字字的具体描述中,已经蕴含着作者对白莲花的诚挚之爱了。然而,作者并未满足,而是选择“采摘归来,细将莲瓣数”这一细小但却典型的动作,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白莲花的热爱之情。
        用细小而典型的动作表达对花草的喜爱,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为了珍爱牡丹,白居易“夜惜衰红把火看”,陈与义虽是“青墩溪畔龙钟客”,仍旧“独立东风看牡丹”。担心海棠深夜睡去,苏轼“故烧高烛照红妆”;朱熹“预恐芳菲尽,微吟绕砌行”;为了珍爱落梅,张道洽“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而潘牥则是“拾片殷勤在掌心”。这些与本词的“细将莲瓣数”一样,都是“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最易打动人心。
        通观全词,诗人无一处用典,但却把个白莲花描绘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堪称咏花的上乘之作。既使没有见过白莲,如果读了这首词,也会油然而生爱莲之心的,这也正是一篇优秀文艺作品的魅力所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