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节选)》 - 屈原

2024-12-28 可可诗词网-怨诗趣诗怪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屈原



曰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 死则又育?厥利维何, 而顾菟在腹?女歧无合, 夫焉取九子?伯强何处, 惠气安在?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不任汩鸿, 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 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应龙何画,河海何历?焉有虬龙, 负熊以游?鲧何所营, 禹何所成?康回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安错,川谷何洿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脩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昆仑县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 其谁从焉?西北辟启, 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雄虺九首,倏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靡蓱九衢, 枲华安居?一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 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选自东汉王逸《楚辞章句》,郭沫若《屈原研究》说,《天问》是“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又说,“屈原把自己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批判,采取了问难的方式提出”。鲁迅《摩罗诗力说》:“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现代文学的双子星座,对屈原这种怀疑、探索精神都予以高度赞扬。

自西汉迄今,关于《天问》题意、作时、主旨、结构、错简等的研究,蔚为大观,有些问题的争辩异常激烈。其源盖出于一个“奇”字,它成了先秦文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之一。但论者们有一共同的结论,即《天问》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它保存了古代北方正史中所失载的大量珍贵资料,对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欣赏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天问》题意为何?胡小石在《屈原与古神话》中说,《天问》其实是“问天”。作者一共向“天”提出一百七十二个问题。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难得的一篇文字。唐代柳宗元曾经大胆地作过一篇《天对》,对他所问的话一一置答。胡小石认为那只可叫做“天不对”。直到今天人们也还是有很大部分不能理解,我们只能集各家之言以赏析。

《天问》的创作动机,王逸说:“以渫愤懑,舒泻愁思。”具体说来,屈原就自然和社会提出一系列疑问,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事和神话传说等方面,其中又以抨击昏君乱臣的荒乱现象为重点。故清代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说:“篇内言虽旁薄,而要归之旨,则以有道而兴,无道则丧,黩武忌谏,耽乐淫色,疑贤信奸,为废兴存亡之本。原讽谏楚王之心,于此而至。”楚国从灵王、平王至昭王,经历了由衰而兴的过程,屈原以这一过程及夏商周三代兴亡史劝告怀王,要他学习先代明君“悟过改更”,弃旧图新。自己则表示要学习先代忠臣尤其是令尹(国相) 子文辅助楚成王奠定霸业的精神。

这首怪诗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问自然界的事情。其中先问宇宙形成和日月星辰之事,接问上古治洪水之事,再问九州大地分布和山川草木鸟兽矿石之事,所问为以昆仑山为中心从西北到东南的神话传说。第二部分问社会历史的事情。其中先问夏王朝兴亡沿革,接问商民族及殷王朝历史经验教训,再问周民族及周王朝的成败得失,又问春秋齐、吴之事,末问秦楚之兴亡沿革,尤以历史上血的教训为主,揭示诗旨。关于《天问》的结构分段,学术界争论极大。明代张萱《疑耀》要人们“宜逐段读”,然段在哪儿?语焉不详。大概他受东汉王逸的影响,说:“文义不次序。”南宋朱熹《楚辞集注》说不可解者十之二三,只得“阙其疑,阙其谬”,他无法准确分段。明代后期之李陈玉在《楚辞笺注》中首次将它分为三段。自此议论蜂起,众说纷纭。我们在这里采用了游国恩、林庚的分段法。由于篇幅所限,我们鉴赏第一部分。

第一段从诗篇开头至“曜灵安藏”。可分三节。首节十二行,问盘古开天辟地前的情况。诗人问:远古开初的往事,谁能传说它呢? (那时)天地尚未形成,又从哪里去考察它呢?明暗不分,懵懵懂懂,浑沌一片,谁能穷究它呢?一团大气,充塞宇宙的现象,用什么去识别它呢? (待到昼夜形成)或明或暗,这是为什么?阴气、阳气和老天三者交合(造成万物),本原在哪里,又是怎么变化的?这一节探索开天辟地的传说,对当时盛行的盘古说感到不满足。

第二节十二行,问天体的形成和构造。诗人问:圆圆的天,上下九层,谁筹划设计它的?这个样子有什么用处,谁最初建造它的?固定车轴的绳子另一头系在哪里?又安放在什么上面呢?支撑圆天边缘一圈的八根柱子在哪里?天的东南方为何因短缺(而倾斜)?九层天的边缘,到底怎么安放,怎么连接?那里到底有多少角落与拐弯处,谁知道它们的数目?在这一节中,屈原对天圆说、九重说、整体旋转说、八柱擎天说、天柱西北高东南亏说……提出疑问,但总的说,是将“天”作为无意志的大自然看待的。正如郭沫若所说,有些问题至今答不上,如宇宙形成、地球形成、星系与星系关系,星球与星球引力,太空的奥秘……屈原提出这些问题,除了蕴含不幸遭遇,对许多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外,还代表着当时自然科学的学术水平。

第三节二十行,问日月星辰之事。诗人说,天在何处与地相合?十二个时辰是怎样划分的?太阳、月亮怎样附着在天穹上的?众星怎么陈列在夜空上的? (太阳)从汤谷升起,停宿在蒙汜地方,从清晨到夜晚,它行走的路程有多少里?月亮有何本领,死后又能复生?它肚子里有只兔子,不知对它有何好处?女歧没有丈夫,那怎么会生了九个儿子?疫鬼伯强住在何处?瑞气又在哪里?天上何处关闭就黑暗?何处打开就光明?东方没有亮的时候,太阳藏在什么地方?这一节,对上古传下的关于日月星辰的传说提出质问。

以上为第一段,主要问宇宙的问题,所问三个方面,排除了上帝神灵等概念,破除了原始误解和保守的迷雾,没有什么原始宗教迷信的气味,是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的。屈原问天体诸问题,“寓其褒贬不平之慨”(清陈本礼《屈辞精义》),“故杂引荒诞以乱之,似痴非痴,愤极悲极也”(清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在科学上,这一段抨击传统,抨击迷信的宇宙观,驳斥了阴阳家们的谈天臆说和名家、道家的“凿空道古”,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如果说神话传说是原始人在生产力极度低下时,对自然和社会现象作出的种种幼稚的解释,那末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认识的发展,那些关于宇宙起源等等神话传说的创作,也随之消失。而屈原无疑是站在战国末期破除原始宗教迷信前列的。一九五三年全世界人民纪念四大文化名人,就将屈原与“天体运行”科学学说创造者哥白尼并列,这是十分睿智的。胡小石说:“固然屈原在科学上的成就是不能和哥白尼比并。这是历史条件的规定。但是屈原在他所生长的时代里,他的敢于怀疑传统学说而企求真理的精神,在古代可算是首举义旗的。《天问》这篇大诗,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末年已经打下了哥白尼思想的奠基石。恩格斯曾经把哥白尼看作是把科学从神权束缚中解放出来的革命战士。而我们伟大诗人屈原,则可说是冲破人类原始误解的黑夜中的举火者了。”(见《胡小石论文集》)

第二段从“不任汩鸿”至“地何故以东南倾”。可分二节。首节十二行,问鲧治洪水的情况。诗人在此节中问:鲧(如果)不胜任治水的工作,众人为什么把他推荐上去?大家都说(让他治水):“何必担心呢?”为什么不可以让他试着把治水的工作进行到底? (鲧)沿着鸱龟拖着尾巴相衔的线(筑堤防水) (筑堤的土是从天帝那儿偷来的“息壤”——用了立即再长起的土壤),他为什么就从那条线上得到启发并就听从鸱龟的呢?顺着大家的心愿也许可以成功的,天帝为什么杀害他呢? (开始时)他被关闭在羽山,为什么多年不执行? (后来被暗害)禹竟从他的腹部剖出,怎么会有这样的奇事?此节对古代治水英雄鲧寄予同情。治洪水之法历来有两种,一是筑堤挡水,一是挖河道疏浚。对这两种方法的激烈争议,直至清朝康熙年间没有停息。前一种方法,已被外国荷兰的海堤、中国大运河通济河段等实践所证明为有效。在上古时期人们也信任鲧的这种方法。可是筑堤非一日之功,加之又传说鲧偷了息壤,所以他被天帝判处死刑,可是又不立即执行以昭告天下,却幽禁在羽山多年,最后被暗杀了。这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宗冤假错案。屈原深感不平,发出责问,诗人是正直刚毅的。鲧虽被暗杀,但并不瞑目,为了人类,他死犹生禹,让禹来继续自己的事业,显示悲剧的壮烈美。诗人却表示怀疑,内蕴是上古即有“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之事,何况我屈原呢?这里是有寄托的。

第二节十六行,问禹治洪水的情况。这一节,诗人问: (禹)继续从事鲧的治水事业,终于完成父亲未竟的功业。为什么禹继承他父亲的初志与事业,而他俩治水的谋略方法却不一样呢?对鲧来说,洪水的泉源极深,他用什么去填它?对禹来说,洪水退后,将大地定为九等建成九州,他是用什么办法来划分的?应龙如何帮助他划地的?河水、湖水又如何流过这些地方入海的?禹大功告成了,哪里又来虬龙,背负鲧的化身黄熊在冷冷清清地飘游?我要追问苍天,鲧经营的成绩是什么?禹成就的业绩又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不公正?) (治好了洪水,大地摆平)共工为什么大怒,(猛撞不周山)大地又向东南方向倾斜?这一节既肯定大禹治水的业绩,更在为鲧鸣不平。首先鲧是禹的父亲,鲧要他完成未竟之业,表达人类跟洪水斗争的毅力与决心。其次,屈原认为堙和导的方法都可行,治水的实践证明往往同时并用,只是视地势不同而已。传说鲧法九年未成,禹法八年而就,但是没有慢的教训,何来快的办法?再次,分明治好洪荒时期大水的,鲧和禹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何以鲧得此耻辱,禹获彼荣耀?诗人一反传统说法,大胆猜想,共工这位英雄通晓个中真情后,怒火中烧,起来造反,把这天撞得向西北方向倾倒,将那地撞得向东南方向陷落。真是令人解恨啊!这里不仅有诗人感情的寄托,更有作者理智的闪光.他对扬禹抑鲧的神话传说材料一一加以怀疑,逐条予以反诘,追求唯物的真理,发端科学的思想,这种精神似流星朗照夜空。整个第二段问上古治水之事都闪亮着这一精神。

第三段从“九州安错”至“乌焉解羽”。可分三节。首节八行总问大地概况。诗人问:九州怎么布置安排的?河谷水道是怎么挖成的?江河东流人海不会满溢,谁知道其中的缘故?大地东西距离和南北距离,其中哪个长度多一点?南北之形椭圆直径即有长有短,那宽的地方比窄的地方多出几何?此节问大地总面积,是当时地理学的成就。

第二节十六行,问西北方位的神话传说。在这一节中,诗人问:大地西北方的昆仑山有悬圃,它的座落在哪里?山上的九层增城,它的高度有多少里?昆仑山四方的门,是哪些神人在那里进出?西北的门开放,是什么风在那里通过?太阳哪儿照不到,那末烛龙照的又是什么地方?羲和还没有扬鞭开车,若木花为什么就能放光?什么地方冬天暖和?什么地方夏季寒冷?哪里有石树成林?什么野兽能够说话?这一节主要问西北部情形,那里地高通天,是神话中神人聚居之处,所以发生烛龙照幽冥,若木花自行放光的神异现象。但对这一切传闻,作者表示出存疑或明知故问的积极否定。后四行过渡到东南方位去发问。

第三节十六行,问东南方位的神话传说。诗人问:凶恶的雄虺九个头,来去迅速住在哪里?什么地方的人长生不死?那里的长人掌握了什么方法竟能如此?奇异的靡蓱有无数的叉,还有那开花的枲麻树,都长在哪里?一条蛇竟吞下一头大象,它到底有多大的模样?黑水、玄趾、三危等胜境,究竟在什么地方?那里的人长命不死,那末他们的寿命到什么时候终止?掀风起浪的鲮鱼在什么地方?吃人的鬿雀又住在哪里?羿怎样射太阳的?太阳中的三足乌羽毛又是怎样地散失?这一节向东南方发问,日出之处,四季如春,故延年益寿,生与死的斗争等神话传说很多。这里有毒蛇、巨蛇、鲮鱼、鬿雀、三足乌、旱魃,皆足致人类于死地,又有长生不死之人、茂盛的植物、勇敢的羿,奏出了人类生命不灭的强音。可是作者仍然不是神话的传播者,而是神话的怀疑者。最后两行则向下段夏民族历史人物羿过渡。

以上第一部分共一百十二句,问天,即问大自然。三段依次为天体形成,治理洪水,大地结构,组成上古自然发展史。宇宙形成如此艰难,天宇出现,日月星辰依次运行,大地成形,很不容易,是兴起。而洪水时期,可能是冰川纪的解冻期,却是天崩地裂,似乎天体就要瓦解,一切生物都经受了生亡继绝的考验,可说是毁灭性的灾难。人为万物之灵,战胜了自然,治平了洪水,就来合理安排大地,改造大地。在不知多少年的生产实践中,先民逐步认识了地形,掌握了西北冷、东南暖的气候特征,识别了无毒与有毒的植物和吃人与不吃人的动物,懂得了如何使用山河湖泊……这是一部生存竞争史,也是一部悲壮的血泪史。当诗人总结这部历史,怀疑反驳以往的种种谬说时,他是肃穆的、深沉的,将为维护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与品格,击碎一切假恶丑的事物与秽行而搏斗。

《天问》的最大价值是反传统观念,这种怀疑探索精神正是觅求真理不可或缺的。诗人的大胆质难,寻求真理,标志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因此《天问》总的倾向是唯物主义的。当然,《天问》也不可能完全抛弃天命观,这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出来。

在艺术上,《天问》有浪漫主义精神,作者满怀激情,驰骋想象,从盘古开天辟地想到楚怀王,时间跨度大;从九天想到九渊,空间距离远,气势磅礴,思路恢宏,无数事争赴笔端,读起来令人应接不暇而又圆转活脱,无板滞之感。其次,《天问》有高度概括力,富于哲理性。在作品中,作者概括了很多自然、社会之事,而每问皆含哲理,既有深沉的思考,又有活泼的想象,含英咀华,催人深思。尤其是触及作者爱国心灵的律吕时,令人共鸣震颤。再次,《天问》的问话体形式十分奇特,它是屈原的创造。全诗一百七十二个问题,有有疑而问,有明知故问,有激烈反问,或肯定,或批判,或否定,是非分明,爱憎强烈。但是从句法、逻辑角度看,作者是只问不答,发人深思,很自然地跟读者的心沟通起来。在中外文学史上,以问题联珠构成诗篇巨制的,实属罕见。最后,《天问》以四字一行为主,杂以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再用上古音韵考察,以四行为单位,用韵为ABCB。由于它有错简甚至可能有散失,节、韵已不能完全整齐划一,这是可以理解的。郭沫若赞美说:“《天问》以四字为句、四句为节的板滞的格调,而问得参差历落,奇矫活突,毫无板滞的神气,简直可以惊为神工。”无论在思想上,抑或在艺术上,《天问》都摆脱了《诗经》桎梏。它无愧于世界文学名著的评价。 (顾 启)